中国植物文化与园林植物配置.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植物文化与园林植物配置

中国植物文化与园林配置 1、植物文化的重要性 园林建设离不开植物设计,植物为园林增添了生命氛围,创造了优美的生态景观,又营造出了良好的文化气息,这是因为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气候特点,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风情,这些都能够从园林植物中得到反映和呈现,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园林文明历史的国家,园林植物在文化氛围营造、文化意境打造方面都发挥着非常关键而重要的作用 2、我国园林植物的文化内涵分析 a、 强调植物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b、渗透着地域风情文化 c、体现着生态文明气息 d、 民族文化的展示 3、我国园林植物文化危机 植物文化属性被忽视,现代园林设计过于重视视觉效应,淡化文化属性和意义,大量引入外来植物,西方园林风格占据了我国园林市场,中式园林文化传统面临危机。 规模小、植物独立种植,这样的园林植物设计理念或多或少同现代的形势发展有所偏差,然而,古代园林设计风格与思想理念依然值得现代人去借鉴并实施,例如:古代苏州园林就有景中有景、诗情画意的风格特征。 植物文化内涵在园林植物景观中的应用 植物的文化内涵就是植物被赋予的某些象意义及情感寄托。植物往往因其特殊的季相、 形态、色彩、 质感、 气味等与其他园林要素构成特殊的空间形式和意境, 给人以特殊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知。在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中, 植物被人们视为文化信息的载体, 也是托物言志的常用媒介。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注重文化内涵, 要富有诗情画意。人们把情感寄托在植物上, 使植物具有人的情操。古人将植物性格拟人化, 将植物的某些特性结合传统诗画艺术进行比德赏颂, 吟 诵传赞, 以借物表情。 1、中国传统文化中植物内涵的表现 古代造园十分注重质朴自然, 常常突现山村野居意境,每以“草堂” 作为庭园的命名。一些皇家贵族园林也爱以田园景观作为重要景点布置。传统园林植物审美上的认同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形成过程中早已得到了积淀和肯定。如圆明园有“北远山村” , 《红楼梦》 大观园有“稻香村” , 避暑山庄有“甫田丛樾” 等, 其植物配置也常以桃李、 杏花、 桑柘、 榆柳等为主。 2、植物的文化内涵在山石中的应用 作为留园象征的冠云峰集瘦、 透、 漏、 皱于一身, 成为游客驻足观赏的对象。冠云峰坐落于院落中, 植物环绕四周, 山石耸立挺拔, 松与竹围绕更添了几分庄严神圣之感。高大的乔木作为背景, 搭配低矮的灌木, 植物鲜明的色彩与白色的山石形成鲜明对比, 使 人从不同角度欣赏到冠云峰的不同景象。植物与山石完美融合形成亮丽的风景线。扬州个园用笋石衬托翠竹, 湖石假山与玉兰、 梧桐互相掩映, 松柏、 枫树与黄石假山形成一景,蜡梅、 天竺搭配宣石假山, 构成四季不同的景色。 3、植物的文化内涵在水体中的应用 植物与水体搭配造景时, 丰富了水体景观, 与水体相映成趣, 构成美丽的水边风光。常见的水体植物配置形式是岸边种植柳树和水中铺荷,微风拂过柳树, 枝条随风而舞, 水面波光粼粼, 水中倒影与实景交相掩映。春天柔软的垂柳和迎春枝条下垂至水面, 覆盖陡峭的石岸线, 花灌木与藤本植物相搭配, 丰富了滨水景观。“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红。” 红色的荷花铺满池塘, 荷叶碧绿, 别有韵味。 4、植物的文化内涵在园路中的应用 主路的植物宜选用大规格的乔木, 如香樟、 广玉兰等, 搭配修剪整齐、层次分明、 颜色亮丽、 对比鲜明的低矮灌木, 如海桐、 杜鹃等,构成壮观的主路景观。次路通常曲折, 植物适宜自然式布置, 采用高低、 疏密的布局,形成“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视觉效果。自然式风格的园路, 植物配置形式要富于变化, 种类具备多样性, 运用建筑、 小品等配置花卉、 灌木, 同时结合地形的变化做到步移景异, 给视觉以新鲜感。“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深。” 竹挺拔正直, 富有文化内涵, 常常应用于竹林造景。杭州新西湖十景之一的“云栖竹径” 是典型的以竹营造的景观, 以四季常青、 清新、 凉爽、 幽深静谧的竹林景观而闻名于世。 用植物配置营造园林景观文化内涵 在园林植物配置时, 要考虑到植物的色、 香、 味的区别,搭配出层次分明的景观。通过对树木、 花卉、 竹丛、 地被等植物的高低搭配来隔断景观, 或使相邻景观互相渗透; 或以疏朗的配置略做掩映, 使景象含蓄, 增加景深。 1、植物配置结合观景点, 增添诗意 中国园林中有许多观景点是根据反映四季植物景色的诗文命名的, 如苏州怡园, 冬天有赏梅花的“南雪亭” , 夏天有赏荷花“藕香榭”。 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季节、 不同环境中有不同的观赏氛围,造成特定的意境, 引发人们的审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