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政府采购争议发生之原因 - 营建管理研究所
政府採購履約爭議程序之探討 指導老師:李建中 教授 研究生:盧凡鵬 學 號簡報日期:92/12/25 前言 一項工程履約階段之工程契約,由於標的大、工期長、技術專,以致從契約成立至終,契約爭議發生之頻率較其他階段為高 欲將工程履約爭議發生減至最低,必須先瞭解爭議發生之原因以及不同履約爭議處理的方式 研究動機與目的 據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91採購爭議案件統計分析中,得知工程履約爭議占整個工程爭議的53%,故履約爭議為相當重要的課題。 如何選用適當而有效率之處理模式,以及處理時應注意事項等,故以本報告加以探討,期盼成果能作為供各界參考。 政府採購之爭議型態 無契約之爭議:招標訂約階段所產生 之爭議 有契約之爭議 :履約驗收階段所產生之爭議 政府採購爭議發生之原因 交易數量及金額龐大 具長期供應性質,履約時間長 公開招標方式採購,各投標商競爭激烈 採購合約多採定型化合約且偏向保護買方 履約過程買方承辦人受多項法令限制 政府採購爭議發生之原因(續) 需向外國廠商或他國政府採購 政府採購作業過程繁複,採購相關法規多如牛毛 政府採購因其利益龐大 參與之廠商,對相關法規未必全然瞭解 履約驗收階段爭議之型態 一、合約內容修訂引發之爭議 二、採購條件引發之爭議 三、交貨不符引發之爭議 四、逾期交貨引發之爭議 五、運輸及保險引發之爭議 履約驗收階段爭議之型態(續) 六、轉包引發之爭議 七、驗收結果引發之爭議 八、計價付款引發之爭議 九、品量不符處理方式引發之爭議 十、契約終止或解除引發之爭議 現行工程履約爭議處理模式 向採購申訴委員會申請調解。 提付仲裁。 提起民事訴訟。 依其他法律申(申)請調解。 依契約雙方合意之其他方式處理。 協 議 定義:乃當事人為求和解而約定互相讓步,以終止爭 止爭執發生的一種契約 實務上:協議通常只是作為其他處理方式的前置程序 效力:可達成協議,但不具執行效力;法院和解並做 成和解書即產生執行效力 目的:希望爭議不致擴大,於最和諧、低成本的方式 進行 調 解 定 義 :透過第三者介入居間調和雙方爭議 之一種方法 實 務 上 :須列為爭議處理條款,廠商要求機 關不得拒絕,但可不接受 執行效力:可達成協議,但不具執行效力 區 分:訴訟上調解 訴訟外調解 仲 裁 定 義:雙方當事人以書面約定訂定仲裁條款 實務上:為國際潮流,而國內甲方較不願仲裁 執行效力:仲裁庭完成仲裁判斷書後,經法院 核定即產生執行效力 優點:經濟、有效、專家、隱密、自由 缺點:難免「情、理、法」、一審終結 、 缺乏公正性 法院訴訟 定義 :當事人向法院提出請求自己法律 上權利 實務上:一般為最終選擇的方式 效力:由國家公權力介入 優點:法律專家、公正無私、具可預測性 缺點:三及三審制、非工程專家、需藉助專 家 訴訟外糾紛解決方式(ADR) 定義:凡是不以法院裁判為方法、且由第三 人介入之爭議處理模式,均可視之 特色:專家擔任、發揮穿梭外交功能、隨時 掌握現況 、適大型專案 優點:兼具優點、可提升時效性、可降低爭 議發生 缺點:無法源一具、成員是否客觀、專家需 長期配合 履約爭議處理模式選用原則 能避免破壞契約雙方爾後和協 能允許公正中立之工程專業人士參與 能不影響工程完工期限 處理所需花費時間之長短 處理結果能令當事人信服 處理結果能具法律拘束力 結 論 契約為工程爭議之本,各種解決工程爭議之處理模式均屬治標之方法,故從根源才能得到有效之制。 處理結果是否「具拘束力」、「令當事人信服」及處理所需花費的「時間長短」、「金錢多寡」等因素做為選擇爭議處理的主要考量方式 以付出成本最少的協議最為優先,若無法達成協議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硕士研究生论文的选题与写作.ppt
- 2019年7月安徽省砀山县事业单位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试卷(含答案).pdf VIP
- 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的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pdf
- 中小银行上云趋势研究分析报告 2024.pptx
- 证券从业人员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题库与答案.doc
- 小学家长会英语老师课件.pptx VIP
- 第七单元《红楼梦》薛宝钗、林黛玉人物形象赏析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VIP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教材分析(全册) .pdf VIP
- 春季学期《工业控制网络》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