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乡土文艺腰鼓教材教程.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阜宁县东沟中心小学 腰 鼓 教 材 (乡土教材内部教材) 主编: 目录 第一讲 ????走进腰鼓的世界 ?????第二讲 ????腰鼓的预备动作和基本鼓谱 第三讲???? 路鼓和小收点???????????第四讲???? 黄莺落架和蜻蜓点水?????第五讲???? 各种步伐的调整步??????第六讲???? 双燕齐飞与飞虎出洞????第七讲???? 拜四方与雄鹰展翅?????第八讲???? 追风鼓和金三锤????????第九讲 ????对鼓和大进军及转身????第十讲???? 半蹲打和白鹤亮翅????? 第十一讲?? 组合套路??????????鼓手的预备动作 腰鼓带斜挂在右肩上,腰鼓系在左腰间,鼓手丁字步站好,抬头挺胸,面带微笑。左手指如拿毛笔的手势一样拿着鼓锤轻压在右鼓面,手心向下,鼓锤头向前,锤缨在身体方向:右手也如拿毛笔一样拿着鼓锤,右手臂顺右腿自然下垂,手心向腿,锤头向前。(见图2-1) 预备起势时右手抬起高举过头,锤头朝下同自己眉毛齐,左手从鼓上向前伸出,锤缨向前,手心朝上,锤头与鼓面平行。 ?腰鼓基本鼓点与表演动作的名称 1.? 路鼓2.返路鼓3.花样鼓4.小收点5.大收点6.金三锤 7.收点切分鼓8.朝阳鼓9.双锤单音鼓10.乱鼓11.友谊鼓 12.天山鼓13.欢庆鼓14.迎春鼓15.胸鼓16.三锤变化鼓 腰鼓的基本鼓谱 腰鼓的基本鼓点和动作都是2/4拍节 ●=咚???? 是右手敲击鼓面时发出的声音 ×=叭??? 是左手敲击鼓面时发出的声音 ⊕=钗??? 是钗手碰击钗时发出的声音 △=嗒?? 是双手或单手击鼓或碰击鼓锤时发出的声音 基本鼓点与动作分解 腰鼓手的基本动作 鼓手按预备姿势站好后,接到“开始”口令时,右手从上向下先打鼓,打咚后手下垂向后伸,离右腿45度,左手从外向怀中翻回击鼓,打叭后手停在右胸前,锤缨甩到右肩上;然后右手又从下向上升击鼓,打咚后翻手举至头顶回到开始时预备姿势,左手是从右胸前向外翻手击鼓,打叭后手向前伸展,锤缨在前回到开始时预备姿势。右手上下舞动打咚音,右手抬起再向下打时鼓锤绕头下落,左手由内向外翻手打叭音,无论是右手还是左手都要求动作果断、有节奏,这是基本打法,一定要做好。 腰鼓一般都与行进步伐相同,都是先跨左脚、右手击鼓,后跨右脚,左手击鼓,都是2/4节拍,每小节是二拍,一步一拍。动作解说中提到“正常击鼓”就是基本打法,提到“跨左、右脚或腿”就是先左后右正常步伐。 钗手的基本动作 钗手必须会打腰鼓,知道鼓点的变化及动作的表现。钗手在腰鼓中担当着指挥作用,表演开始时,钗手紧握钗,双手伸展,示意全体队员做好准备,也可单举左手示意。开始时双手上下击钗两声,小收点起步。 ?? 走进腰鼓的世界 腰鼓是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一种打击乐器。据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腰鼓这种打击乐器,古今形成制不同。古之腰鼓,据北宋陈旸著《乐书》(成书于徽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前)记载:“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纤腹。”隋唐时,用于西凉、龟兹、疏勒、高丽、高昌诸乐,秦时挂在腰间,用两手掌拍击。今之腰鼓,框用木制,长形,两端小而中腰较粗,双面蒙皮,用于民间腰鼓舞,秦时用绸带系鼓,缚在舞者腰间,双手各执鼓槌,交替击奏,并伴有舞蹈动作。新中国成立前,腰鼓最初盛行于陕北革命根据地,新中国成立后流行全国,尤其在我国北方,是民间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庆典活动的主要形式,并且不断有所发展,形成了不同地区的不同腰鼓打法、套路和风格,如近年来表现比较突出的“安塞腰鼓”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腰鼓,这种原受群众喜爱的乐舞活动形式在大江南北更加盛行、更加广泛地开展起来,它不但成为各种表演、比赛、庆典活动的重要节目,而且成了广大群众平日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文体和康乐活动,天天锻炼,天天娱乐。我们深信随着腰鼓这种民间喜闻乐见的乐舞活动在全国各地的广泛开展和推广,必将推动促进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发展,提高我国全民的健康长寿水平。 附:安塞腰鼓 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被称为“中国第一鼓”的安塞腰鼓。安塞位于陕北高原,那里的腰鼓历史悠久,格调古朴。人们在欢度节日,庆祝丰收的时候,都要演出腰鼓助兴,每次演出的阵容都很大,一般都有60名左右的鼓手。有时几个队连在一起,能拉开一两里路距离。腰鼓手们的装束一律着古代将士的便服,或黄或红包头,素色衣服,显得整齐壮观。电影《黄土地》里的腰鼓手们穿着黑色,想必是为了渲染贫苦背景。实际上,在上场表演的腰鼓手们,很少有穿皂服的。 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国的各地展现风采,并为世界瞩目。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