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水系统的设计与管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节水系统的设计与管理

化学药剂消毒 DBNPA(2,2-双溴代-3-次氮基-丙酰胺) 常用于反渗透膜的周期性消毒。 微生物污染程度低的水源,每5天加入10~30ppm 的DBNPA处理30 分钟到3 小时,如果水中含100CFU/ml的菌落总数或已经确认存在生物膜污染时,投加方式为连续3 小时30ppm。 水中含有还原剂时,需投加更高浓度的DBNPA。 异噻唑啉酮(isothiazolones) 为非氧化性杀菌剂,常用于反渗透膜的周期性消毒。 常用消毒剂量20-100mg/L。 系统停运期间,将反渗透膜元件浸泡在0.15%异噻唑啉酮溶液中,可长期抑菌。 DBNPA或异噻唑啉酮及其分解产物和配方中的其它成份并不能被膜完全脱除,因此不能作为预防性消毒。在投加DBNPA或异噻唑啉酮消毒剂期间,应将产水排掉。 化学药剂消毒 含氯消毒剂 可作为多介质过滤器、水箱的周期性消毒;直接使用地面水时,也作为预防性消毒。 虽然有耐氯的反渗透膜元件,可承受短时间低浓度游离氯(次氯酸)的攻击,但是膜对它的抵抗能力是有限的。在低浓度条件下其杀菌效能也很有限,因此不建议采用。 氧化剂可使离子交换树脂氧化,也不能用于树脂的消毒。 过氧化氢/过氧乙酸 可用于多介质过滤器、水箱的周期性消毒,特定条件下也可用于膜元件的周期性消毒,不建议用于树脂消毒。 单独使用:3%过氧化氢或 0.7%过氧乙酸溶液,循环或浸泡30min以上。与过氧乙酸合用:0.25-0.50%,循环或浸泡2~12 小时(杀菌率90%-99%)。 用于膜元件消毒时,允许最高浓度为0.2%,最高温度为25℃。 化学药剂消毒 甲醛 由于具有致癌倾向,已被逐渐限制使用。 仅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用于离子交换树脂的消毒,也曾用于反渗透膜的长期停用保护。 一般使用0.5%~3%的浓度消毒,也有使用0.1%~1% 的低浓度。 消毒后的清洗方法和残留浓度应并经过验证,限度和检测方法可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不得过0.9mg/L)。 清洗剂和清洁剂 用于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反渗透膜除垢、贮存分配系统清洗的酸碱溶液,某些表面活性剂类清洁剂也具有杀菌或抑菌作用。 用再生剂处理可能是离子交换树脂最适合的消毒措施,如按消毒间隔进行再生(不等到树脂老化再来活化再生),可以认为是有效的消毒手段之一。 清洗消毒周期 水系统的清洗消毒周期应根据产品剂型、原水微生物污染程度、水系统设计、清洗消毒(灭菌)方法等因素综合进行考虑,最佳的清洗消毒(灭菌)频率应根据每个系统的实际情况并经过验证后而定。 一般认为,水系统在接触各种微生物3~5 天之后就会形成生物膜,因此,在生物活动旺盛期(夏季),消毒频次应以每3~5 天(最多不超过7天)一次为宜,在生物活动非旺盛期(冬季),大约每7 天(最多不超过15天) 一次为宜。注射用水系统的消毒(灭菌)频次还应适当增加。 对因吸附有机物而特别容易滋生微生物的活性炭柱,可适当增加清洗消毒频次;对始终有足够浓度余氯通过的多介质柱,清洗消毒的时间间隔可适当延长。 连续生产的水系统清洗消毒的时间间隔可适当延长,而对间隙生产的水系统,最好在每次开工前都进行清洗、消毒(灭菌)。 水系统清洗消毒的常见问题 选用的清洗、消毒或灭菌方法不恰当或实际无法执行。如采用纯蒸汽在线灭菌的呼吸器出气口未安装阀门,采用巴氏消毒的系统中选用了普通的非热水膜元件,或非耐高温型或转型树脂。 清洗、消毒(灭菌)周期不合理,又没有足够的验证数据支持。 未对主要制水装置如原水储罐、活性炭过滤器、反渗透机组、离子交换柱、过滤器等制订清洗、灭菌(消毒)方法。 疏忽对用水点阀门后的管道、制水设备出水口至贮罐的管道、过滤器、呼吸器等部位或部件的清洗、消毒(灭菌)。 清洗(消毒)周期仅针对连续生产时的情形,未对停机一段时间后的清洗(消毒)程序作出明确规定。 清洗、消毒周期与实际执行不一致,或无清洗消毒记录。 水系统清洗消毒的常见问题 纯蒸汽灭菌时,疏水器的安装位置不合理,存在多个冷点又未对其进行分析。 未制定纯蒸汽灭菌后的保护措施,或实际未执行。 未规定纯蒸汽灭菌后至开始生产的最长时间间隔,或未进行验证,或实际未执行。 巴氏消毒时只有换热器出水口的温度指示。 活性炭柱巴氏消毒后未规定需进行反冲洗,或实际未执行。 臭氧水预防性消毒时用水点无臭氧毁灭装置,或残留臭氧浓度未进行验证。 用清洁剂、消毒剂清洗消毒时,未对清洁剂、消毒剂的残留量进行验证。 选用不恰当(包括品种和纯度)的清洗剂、消毒剂,或清洗剂、消毒剂贮存不当、过期使用。 谢谢 注射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