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消防第四章.ppt

  1. 1、本文档共1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防第四章

第四章 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组织疏散逃生能力,就是通过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建设,督促单位进行定期的应急疏散演练,确保单位员工都能了解自己在火灾时的职责,掌握火灾时安全疏散和引导在场人员逃生的方法和技能,实现引导火场人员安全疏散的目的,尽可能减少火灾中的人员伤亡,重点解决发生火灾时员工不会组织现场人员疏散逃生的问题。 一、火场上主要燃烧产物的危害及其蔓延特点和规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装饰装修已普及到了人们日常的生活之中,尤其是人员密集场所更是大量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这些材料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直接威胁在场人员的生命安全。 (一)常见装修材料燃烧后产生的毒性物质 常见装修装饰材料燃烧后产生的毒性物质如表4-1所示。 (二)常见燃烧产物的毒害性 1.一氧化碳 (CO) 一氧化碳为不完全燃烧产物,是一种无色、无味而有强烈毒性的可燃气体,难溶于水,密度为0.97。一氧化碳是火场上的主要杀手之一,在火灾初期阶段,体积百分数约为1%,充分发展阶段可达到5%,最高时能够达到10%。 一氧化碳的毒性较大,吸入人体后,容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其结合力约为氧与血红蛋白的240~300倍。一氧化碳由于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强,而能将血液中的氧置换出来,造成人的肌体组织缺氧,出现窒息中毒状态。在火场烟雾弥漫的房间中,一氧化碳的浓度达0.1%时1h头疼、作呕、不舒服;浓度0.5%时2~3min有死亡危险;1.0%的浓度时吸气数次失去知觉,2~3min死亡。 2.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为完全燃烧产物,是一种无色不燃气体,溶于水,有弱酸味,密度为1.52。有窒息性,对人的呼吸有刺激作用。当人体内二氧化碳增多时,能刺激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频繁呼吸,使人的需氧量增多。而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大时,又会使含氧量相对减少,使人中毒或窒息。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1%时,呼吸感到急促;3%时呼吸量增加二倍,容易疲劳;5%时感觉迟钝、耳鸣、血液循环加快;10%时头晕、呼吸困难,发生昏迷;10%~20%时呼吸处于停顿状态、失去知觉;20%~25%时即可致人窒息死亡。火场上,在火灾充分发展阶段二氧化碳浓度可达13%左右,所以,很容易使人窒息身亡。 3.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硫是含硫可燃物燃烧后的产物,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气体。二氧化硫比空气重2.26倍,溶于水,在20℃时1体积的水能溶解约20体积的二氧化硫。易被湿润的黏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及呼吸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和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皮肤或眼接触发生炎症或灼伤。 二氧化硫的毒性具体如下:在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达到0.001%~0.002%的浓度时,气管感到刺激、咳嗽;0.005%~0.01%的浓度时,1h内无直接的生命危险;达到0.05%的含量时,短时间内有生命危险。 4.氰化氢(HCN) 氰化氢是聚氨酯泡沫塑料等含氮高分子材料的燃烧产物,为无色气体或液体,比重为0.6876,性极毒。其毒性作用主要是通过氰离子发生的。氰离子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甚至完整的皮肤吸收进入人体。 它经口使人毙命的致死量为0.3mg/m3。氰化物能抑制细胞呼吸引起窒息。染毒浓度5~20mg/m3,少数人会感觉到头痛头晕;20~40mg/m3,接触几小时出现轻度症状:头痛、恶心、呕吐;50~60mg/m3,能耐受30~60min,无立即死亡或后遗症;120~150mg/m3,有生命危险,一般在1h内死亡;150mg/m3,吸入30min可致人死亡;200mg/m3,吸入10min可致人死亡;300mg/m3时,会立即致人死亡。 5.氮的氧化物 燃烧产物中氮的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硝酸和硝酸盐分解,含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炸药的爆炸过程,硝酸纤维素及其他含氮有机化合物在燃烧时都会产生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为无色气体,二氧化氮为棕红色气体,都具有难闻的气味,而且具有较强毒害性。 空气中氮氧化物含量达到0.29 mg/L时,短时间内气管即感到刺激;含量在1.20 mg/L时,短时间内可迅速致死。其中,二氧化氮对肺有强烈的刺激性,能引起即刻死亡以及滞后性伤害。 6.醛类 主要有丙烯醛(CH=CHCHO)、甲醛(HCHO)等。在火场上,是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等材料的燃烧产物。丙烯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