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卷 第 期 信 息工 程 大 学 学报
% ! S9N T % 39 T!
!) 年 月
% U9AC:N 9B ,:B9CD@69: E:;6:55C6:; F:6G5C?6@H UA: T!)
!!!!!!!!!!!!!!!!!!!!!!!!!!!!!!!!!!!!!!!!!!!!!!!!!!!!!!!!!!!!!!
自动指纹识别技术研究
王卫东,平西建
(信息工程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
摘要:文章详细阐述了自动指纹识别技术( )中各个步骤的核心技术,对在图象滤波,指纹
*+,-
图象分类与匹配用到的技术做了进一步的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
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指纹识别;方向图;指纹匹配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0’ * %1 $ %10 !) ! $ #1 $ #
!#$%’ () *+,( -.)/%0%.), 12),.3.$,.() 45#,6
, ,
2*34 256789:; /,34 67=6:
( , , , )
,:?@6@A@5 9B ,:B9CD@69: E:;6:55C6:; ,:B9CD@69: E:;6:55C6:; F:6G5C?6@H IJ5:;KJ9A #)! LJ6:
:
*7#,%$, .J6? C@6MN5 5OPN6:? @J5 M9C5 @5MJ:9N9;65? 6: A@9 B6:;5CPC6:@ 685:@6B6M@69: ?H?@5D 9: 5G5CH
, ,
?@5P :8 M9DPC5? @J5 D5@J98? 6: 6D;5 B6N@5C @5MJ:9N9;65? B6:;5CPC6:@ MN??6B6M@69: :8 D@MJ6:; Q25
:NHK5 @J5?5 D5@J98? 8G:@;5? :8 86?8G:@;5?,
:8 8G:M5 @J5 PC9?P5M@ 9B PCM@6MN6@H Q
: ; ;
85 9(%2# B6:;5CPC6:@ 685:@6B6M@69: 86C5M@69:N 6D;5 B6:;5CPC6:@ D@MJ6:;
将以其高度的精确性应用到有关个人身份认证的
引言 各个领域。
研究表明,指纹特征是人终生不变的特征,而 指纹取象
且对于不同的人,指纹特征相同的可能性几乎为
零,因此,指纹识别是用于个人身份鉴定最有效的 指纹采集是计算机处理的首要步骤。指纹的
方法之一。随着计算机图象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 采集主要利用设备取象,方便快捷。设备取象包括
的发展,使自动指纹识别成为可能。自动指纹识别 以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