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1年11月 教育科学 Nov.,2001
第17卷第4期 Educati册Science v01.17No.4
倾听着的教育
——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
李政涛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上海200062)
[摘 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常常不能或难以倾听学生的声音,造成失聪现象,它的表现及其根源
多种多样。倾听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体现在本体论、道德、交往或疗治等方面。为了在具体的教育过程
中实现倾听的价值,教师应懂得倾听什么和如何倾听。
[关键词]教师;学生;倾听;价值
[中图分类号]G655[文献标识码]A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 除此之外,教师失聪还有如下表现形式:
过程。当这一过程被阻断或者处于混乱无序的时候,师 1.不健全的倾听(病态的倾听)。
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就将陷入困境,教育的危机也将随 教师只倾听那些能满足其自我需要(如维护自己的
之出现。对此,教育者应负主要责任。作为教育者的教 形象和尊严,产生自我成就感)的声音,对那些可能对自
师承担着培养和发展学生倾听能力的责任,也负有发展 我构成威胁的声音却加以排斥和压制。还有,教师有意
并运用自身倾听能力的责任。对于后者,可以认为,倾听 无意地诱导和强迫学生发出能使他愉悦的声音,这些并
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非从学生心中自然产生的声音,充满了欺骗和谎言,它们
然而,在日常教育中,教师的“失聪”现象并非罕见, 既扭曲了师生的心理,也扭曲了教育本身。
这一现象造成的诸多不良后果,迫使我们将倾听对象化, 2.虚假的倾听。
探寻失聪的根源,审视并追问倾听在教育中的价值和意 所谓“虚假”,是指一种虚假的姿态,即教师摆出一付
义。 倾听的姿态,打开了一只耳朵,接纳学生的声音,但却让
一、教育失聪的表现和根源 它从另一只耳朵悄然流出,未能让这声音在自己的内心
当学生的叙说或言说被教师拒绝倾听和有意无意地 之湖激起任何涟漪,未能使教师的言行和态度发生任何
遗漏的时候,“失聪”就出现了。’它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 与这倾听有关的改变。最糟糕的倾听是这样的:教师连
从程度的角度看,有全然失聪和部分失聪。前者几乎对 一只耳朵也未打开,他只是坐在那里,让学生言说,却并
学生的所有叙说充耳不闻,这种教师在剥夺了学生被倾 不做任何接纳和回应。这表明,在他做出倾听的姿态之
听的权利的同时,也放弃了自己的倾听的权利和义务,并 前,已经关闭了耳朵,并将这耳朵转向自身。与其说他在
且丧失了倾听能力;后者只是有意无意地选择接受了学 倾听他人,不如说是在倾听自我。
生的部分言说。就时间的维度而言,有暂时失聪和长久 3.错听。
失聪之分。暂时失聪是任何一个教师都会存在的现象, 对于学生声音的内涵、方向和潜在意义,教师未能准
人的耳朵不可能总是张开,它偶尔也会“沉睡”或“休眠”; 确把握。他要么将“不是”听成了“所是”,要么未能听出
长久失聪则是一种异常现象,它表明教师长期将学生的
言说拒之耳外。从数量的视角来说,又可分为个体失聪 sure)的术语来说,教师只听出了“所指”,但未有听出“能
和集体失聪。前者是指一位教师对学生的失聪,属于教 指”,他只满足于把那些能激起情感和思维泡沫的声音概
师失聪的个体行为,而当面对着同一个或同一群学生的 念化,错过了泡沫掩盖下的真实的东西。
言说,与其有关联的教师都不约而同失聪的时候,这就是 导致教师失聪的原因很多,其根源体现在形而上学、
集体失聪,即失聪的集体行为。 技术、制度和能力等方面。
【收稿日期]2001.07-2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