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张世富
?
由于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它跟更多学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而且不断出现一些新的分支,如教育社会心理学。
?
教育社会心理学的产生有一个过程。它的发展跟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是分不开的。1908年麦独孤(McDougall,1871—1938)《社会心理学导论》一书的出版引起社会上的重视,销量竟达10万册之多。同年,社会学家罗斯(Ross)出版的《社会心理学》也引起了人们的兴趣。罗斯主要研究人类的相互作用对行为的影响。但是,麦独孤和罗斯的社会心理学都缺少科学根据。1924年奥尔波特(F.H.Allport,1890—1978)的《社会心理学》出版,这标志着以科学实验方法来研究社会心理学时代的开始。他反对麦独孤的社会本能论。奥尔波特的论点明显地是跟华生的行为主义一致的。
?
忑利普赖(Tripplet)在1898年所做的实验可以说是第一个社会心理学的实验。这个实验表明集体对个人的影响。他的研究显示,儿童在把绳子系在旗子上的时候,有别人在场时比独自一人工作时要快得多。后来,孟斯特伯(Munsterberg)和莫德(Moede)相继做了类似的实验。这种集体效应称做“社会促进效应”。
?
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特洛(Trow)、理查斯(Richards)、林格伦(Lindgren)等教育心理学家都主张加强对社会人格的研究,他们的著作将社会人格的研究作为主要的内容。谢里夫(Sherif)在1953年所作的研究,主要是集体准则对个体的影响、合作与竞争的效应等,至今仍对教育心理学有很大的影响。他们研究的共同特点是:一致认为教育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方向,因而他们强调社会化过程的研究,还主张研究个人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家庭与社区的差异相对学生的影响、社会人格的结构与性格的发展等。此外林格伦等还研究社会阶层、家庭的情绪气氛、纪律与学习情境、学习者与集体等问题,认为这些问题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有很大关系。
?
60年代,班杜拉和麦唐纳(McDonald,1969)的一项研究表明,儿童的道德发展受社会榜样的影响。他用模仿的方法以消除对蛇的恐惧,这个实验对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都有极大的影响。他将大学生分成四个组,其中有一个组的被试模仿真人玩蛇的行为。被试在别人的指导下,逐渐敢戴上手套去摸蛇,然后赤手摸,最后让蛇在手上身上爬来爬去。这就是他所谓的“活生生的模仿与参与”。被试完全由于模仿而克服了怕蛇的反应。罗森塔尔和雅可布松(R.Rosenthal Jacobson)对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进行了不少研究。他们的研究(1968)表明,教师的态度,即使是无意的或是未加控制的态度,对学生的自尊及相应的学习成绩都会产生很大影响。他们的研究都广泛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
盖蔡尔斯(J.W.Getzels)1969年发表的《教育社会心理学》,成为奠立教育社会心理学的里程碑。盖蔡尔斯认真研究了社会阶层、社会化、社会对智能的影响,种族隔离、补偿教育、作为社会制度的学校与课堂、教师与学习者的特点对学习的影响。他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材料广泛应用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其成就是极为突出的。
?
教育社会心理学到了70年代有了新的发展,体系日趋完善,研究的课题广泛而且深入。
?
阿伦森(E.Aronson)、布里奇曼(Bridgeman)和盖夫纳(Geffner,1977)的研究表明,合作对学生的自尊、学业、态度都有影响。合作的课堂可以促进学生的自尊,提高学业水平,改善人际关系。裘斯沃尔和基普尼斯(Tjesvol Kipnis)也研究了合作的问题,证明了在压制的课堂里,气氛紧张,学习松弛,破坏性行为增多,学业水平下降,过失行为增加。而在合作的课堂里,由于气氛良好,所以士气高涨,人人合作,互相支持,学业成绩显著提高,过失行为减少。勒温早先的研究是以实验的方法,证明在三种不同的社会气氛中会出现不同的行为。社会气氛是民主的,小组的特点表现为人人对工作抱积极态度并对工作有浓厚的兴趣,个个主动参加活动和工作,认真负责地完成任务;社会气氛是放任自流时,集体成员中常出现不满情绪,打击他人,道德水平低下;是专制的时候,集体成员表现出冷漠无情、心怀敌意、态度消极,常常出现过失行为。柯尔伯格(1975)的研究认为,在学生中间应该发展合作关系,这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他还建立了“公平的社区”学校,目的在于研究通过加强学生的合作以促进道德品质的发展。
?
70年代,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集体的课题占较大比重。教育社会心理学家大多认为,在学校里一个有效的学习集体必须具备三个社会心理特点:(1)集体成员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依靠;(2)共同的目标,人人有份儿;(3)交往是通过社会结构进行的。建立和发展有效的学习集体,还要考虑学生的人际关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