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课外文言文 专题复习(三) 考点3 重点句子翻译 考点描述 一、含有重点词语,固定搭配的句子。 二、体现典型句式特点的句子,如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等。 三、反映文章主题、作者感情、写作意图等内容的句子。 解题策略 1、夫战,勇气也。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项燕为楚将。 判断句 判断句 判断句 1、判断句:“者”“也”“为”翻译时加判断词“是” (源中人) (鼓) 1、省略主语 2、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蛇) (鼓) 见渔人,乃大惊。 1、永州之野产异蛇 , 黑质而白章。 2、省略谓语 陈涉自立为将军, 吴广为都尉 (立) 3、上使 外将兵 (扶苏) (渔人) 便要 还家 3、省略宾语 4、驱之 别院 (于) 4、省略介词 一、省略句翻译时“补” (1)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 (2)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 二、倒装句翻译时“调” 例1.孔子云:何陋之有???例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例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三、留,就是保留不译。凡是古今意义相同以及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建筑物名等,译文时均不作翻译,可直接保留下来。 解析:例1中的“孔子”是人名,“有”古今义相同,例2中“太守”是官名,例3中“岳阳楼”是建筑物名,翻译均要保留,不译。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四、换——由于时代的原因,古汉语中有些词的意义已经发生较大变化,翻译时应注意。这就是常说的古今异义词。 (1)夫战,勇气也。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五、删——古汉语中有不少虚词起凑足音节、停顿等作用,而没有实际意义,翻译时可以舍弃不译。 重点句子翻译方法总结: 文言文的翻译技巧,可用“留、补、调、删、换”五个字来概括。 重点句子翻译方法原则: 1、直译(字字落实,五字方法) 2、意译(有时还需理解文章内容及句子含义,做到意译,并富有文采) 点击考题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4 文章内容的把握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人有从学者,遇①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读书能否浅尝辄止,为什么? 1、注意文章标题,体现文章主旨 解题策略 ?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曹冲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2、注意人物描写,从中体会人物形象。 徐州2006年《南辕北辙》 :有人于太行之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日:“君之楚,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选自《战国策》) ◆成语“南辕北辙”现在用来比喻。 ? 3、注意记叙中的议论,从议论句中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徐州2006年《南辕北辙》 :有人于太行之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日:“君之楚,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选自《战国策》) ◆成语“南辕北辙”现在用来比喻。 ? 3、注意记叙中的议论,从议论句中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