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画运动规律教程
二、鱼类 鱼游动呈波行曲线运动,大鱼游动较稳定,小鱼游动变化较大。 鱼的种类繁多,各类鱼的游动也是不近相同的。如平鱼,其身体扁平,游动时身体形状很少变化,其路径也常常是直线的。金鱼因为拖着长长的尾巴,所以其游动路径的曲线的曲度较大,动作优美。 三、爬行类和两栖类 爬行类分有足和无足两种。 有足的爬行动物例如乌龟、鳄鱼、蜥蜴等。其特征为四足短小, 身体靠近地面,爬行时,四肢前后交替运动、动作缓慢,头部左 右摆动较大,尾巴呈现波形曲线运动。 无足的爬行动物如蛇,其身体圆而细长。他的行动靠轮流收缩脊骨两边肌肉进行。它的运动特点是身体向两旁作S形曲线运动,头部微微离地抬起,左右摆动幅度较小,尾巴越向后面,其摆动幅度就越大。 两栖类动物以青蛙为例,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活动。 青蛙的动作以跳为主,后腿粗大有力,弹跳力强。 四、昆虫类 昆虫的种类繁多,按其动作特点来看,可分为以飞为主、以 爬为主和以跳为主三种类型。 1、以飞为主的昆虫 (1)蝴蝶,画蝴蝶飞舞的动作时,应先设计好飞行路径,其 路径呈现不规则的线。注意避免过于机械。一般翅膀一张向上, 一张向下。两张之间的距离大约为一个身体的幅度。中间可以 不加动画或只加一张动画。 昆虫的飞行的路径呈现不规则的线。注意避免过于机械。 蝴蝶的飞舞动作 (2)蜜蜂和苍蝇,蜜蜂和苍蝇只有一对翅膀。飞行动作比较急促,双翅扇动频率较快。翅膀扇动在同一张画面上,可以同时画出上下两对翅膀,前一张翅膀向上画实向上画虚,后一张与之相反,向上画虚,向下画实。上下翅膀间还可以画几根流线,表示翅膀的快速扇动。飞行一段时间后,还可以让身体在空中停顿,只要画出翅膀不停上下扇动即可。 蜻蜓的飞行动作 (3)蜻蜓,蜻蜓的特点是头大身子细翅膀长。在飞行时一般不能灵活转变 方向,动作姿势也变化不大。蜻蜓的飞行速度很快,画它飞行时,在同一张 画面的蜻蜓身上,同时画出几个翅膀的虚影。 2、以爬行为主的昆虫 以爬行为主的昆虫比如小甲虫、瓢虫等。其特点为身体背负着 圆形硬壳,靠身体下面的六条腿交替向前爬行。速度不快。 3、以跳为主的昆虫 以跳为主的昆虫如蟋蟀、蚱蜢等。这类昆虫头上长有两根触须。 它们也能几条腿交替走路,但基本以跳为主。后腿粗壮有力, 前足很大,形状象镰刀,边缘有许多锯齿。 思考题: 1、绘制一套四足动物走路的动画 2、绘制一套鸟类飞翔的动画 掌握动画的运动规律、动画的时间掌握 是对动画动作理论的理解。原画和动画是形式、技法上表现。三者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三者的关系 在动画片中,动物的出现频率无疑是非常高的,无论作为拟人化的角色,还是原生态的配角。从米老鼠、唐老鸭到小熊维尼;从《小鸡快跑》到《海底总动员》、《冰河世纪》,可以说从动画的诞生到现在,动物们顶着动画片的半边天。所以掌握动物的运动规律对于动画从业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四足动物的走路特征 1、四条腿单侧两分、两合,左右交替成一个完步(俗称后脚踢前脚)。脚向后再抬起。单侧的两只脚落地有一个先后的时间差。 马蹄接触地面的顺序是:后左、前左、后右,前右。 一般地是一秒钟走完整的一步。 前腿抬起时,腕关节向后弯曲;后腿抬起时踝关节朝前弯曲(类似人的手脚运动)。 人的下肢和动物的后肢的比较 人的上肢和动物前肢的比较 爪类动物因皮毛松软柔和,关节运动的轮廓不十分明显。 蹄类动物关节运动就比较明显,轮廓清晰,显得硬直。 头部会上下略有点动,一般是在跨出的前脚即将落地时,头开始朝下点动,前脚伸直时头朝上。 走步时由于腿关节的屈伸运动,身体稍有高低起伏。从俯视角度看,肩部线和臀部线成交替向前的状态,身体也随之扭动。 四足动物的基本走路、奔跑 一、四足动物的基本走路规律及绘制 狗走路步骤: 1、先画1、5,身体不变,前后两组脚对称。前两脚八字直开, 后两脚一中直,一中曲。 2、第3与1,前两组与后两组交换,1的两直脚左右交换。 (1和3左右换前组) 3、在2与4中,一组脚中,一只登直,一只向前腾空弯曲,另一 组前后弯曲,一只腾空,一只着地。(2与4左右换后组) 二、动物奔跑动作 动物奔跑的基本特征为: 1、动物奔跑与走步时四条腿的交替分合相似。但是,跑的愈快,四条腿的交替分合就愈不明显。有时会变成前后各两条腿同时屈伸,着地的顺序:前面两腿先着地。即前左、前右、后左、后右。脚离地时只差一到两格。 2、奔跑过程中身体的伸展(拉长)和收缩(缩短)姿态变化明显。(尤其是爪类动物)。 奔跑过程中身体的伸展(拉长)和收缩(缩短)姿态变化 3、在快速奔跑过程中,四条腿有时呈腾空跳跃状态,身体上下起伏的弧度较大。但在极度快速奔跑的情况下,身体起伏的弧度又会减小 四足动物的不同状态的走路、跑步规律 1、小跑 交叉成组:左前脚和右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