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9卷第1期 科研管理 V01.29,No.1
2008年 1月 ScienceResearch 2008
Management January,
文章编号:1000-299512008101—006—0029
我国钢铁工艺技术创新模式
李利剑1,郭新有2,唐娟2
(1.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2.武汉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81)
摘要:钢铁工业的创新过程是以工艺创新为先导,以装备创新为核心,带动钢铁产品创新的持续创新过程。
技术“s”曲线已经成为思考技术创新模式的核心工具。本文首先探讨炼铁工艺技术“S”曲线.然后描述炼钢
工艺技术“S”曲线,最后论述“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工艺技术创新模式。
关键词:钢铁工艺;技术“S”曲线;技术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TF4 文献标识码:A
铁技术创新难的理由有很多,这种讨论促进了钢
l 我国钢铁工艺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铁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也反映出了我国技术创
的意义、必要性及相关研究现状 新管理理论研究的不足。
傅家骥主编的《技术创新学》一书系统论述
钢铁工艺技术创新就是制造钢铁产品的总体 了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政策创新、高新技术发
流程和方法的生产工艺创新。既要求在设备创新 展、经济良性循环的关联作用,重点分析了我国大
的基础上,变革产品制造的工艺过程、改革产品制 中型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企业技术
造的具体方法,变更工艺配方、调整工艺参数。工 创新的实现机制和管理对策。
艺创新不仅导致钢铁生产方法的更加成熟,使钢 蔡希贤教授对汽车工业技术创新的一般规律
铁生产过程更加合理,而且变更工艺配方就能制 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汽车工业是组装型的工
造新钢种、新钢材。因而,探讨“十一五”期间我 业,汽车工业技术创新的一般规律对组装型的工
国钢铁工艺技术创新模式就具有现实意义。 业技术创新研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首先,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可知我国钢铁工艺 万君康、胡树华的《产品工程学》是关于新产
技术创新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品管理的重要著作,它首次建立了以产品为对象,
国内钢铁业的专家、技术管理学者发出“中 由战略工程、开发工程、制造工程、营销工程组成
国钢铁技术创新为什么这样难”的感叹。对此, 的新产品管理体系,强调新产品的全程管理。
我国一些学者展开了对一些理论问题的探讨。中 国内学者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管理的研究具
国钢铁技术创新难,难在国家的创新体制还不完 体,比较成熟。如对产品创新管理的一般规律的
善;难在国有大型钢铁集团公司的体制还不健全; 研究,对产品开发的战略与模式的研究,对产品开
难在钢铁集团公司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中国钢 发组织的研究,对功能规划的研究等。然而在我
收稿日期:2005—12—26.
作者简介:李利剑(1963一嘶),男(汉),河南人,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生,教授级高工,现任河南安阳钢铁集团公司副总
经理,河南省科协副主席。研究方向:钢铁冶金及技术管理。 .
郭新有(1945一cr7),男(汉)。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
唐娟(1980—12)。女(汉),湖北荆州人,武汉科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