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辛亥革命的得失成败.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四:辛亥革命的得失成败

专题四: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 陈 静 漪 chenjy66@163.com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 一、辛亥革命概述 二、辛亥革命的成功 三、辛亥革命的失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辛亥革命概述 (一)辛亥革命的内涵 (二)辛亥革命的准备 (三)武昌起义的爆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辛亥革命内涵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 广义的辛亥革命:指自19世纪末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满清统治在中国出现的一系列革命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二)辛亥革命的准备 1. 组织上的准备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 (=中国同盟会)、共进会 等 “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用特集会众以兴中,协贤豪而共济,抒此时艰,奠我中夏。” ——《兴中会章程》(一八九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二)辛亥革命的准备 1. 组织上的准备 2.思想上的准备 1903年,陈天华《警世钟》、《猛回头》 1905年,章炳麟、陶成章等主编下的 《民报》 1905-1907年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1909年,陈去病等人 成立“南社”等文学团体宣传革命思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二)辛亥革命的准备 1. 组织上的准备 2.思想上的准备 3.武装上的准备 武昌起义前的十余次武装起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武昌起义前的十次武装起义 1.1895年10月,广州起义,主要指挥者孙中山; 2. 1900年10月,惠州三洲田起义,主要指挥者郑士良; 3. 1907年5月,潮州黄冈起义,主要指挥者陈涌波、余既成; 4. 1907年6月,惠州七女湖起义,主要指挥者邓子瑜; 5. 1907年9月,钦廉防城起义,主要指挥者王和顺; 6 1907年12月,镇南关起义,主要指挥者黄明堂; 7. 1908年3月,钦康上思起义,主要指挥者黄兴; 8. 1908年4月,河口起义,主要指挥者黄明堂、王和顺等; 9. 1910年2月,广州新军起义,主要指挥者倪映典; 10 1911年4月,黄花冈起义,主要指挥者黄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三)武昌起义的爆发 1. 导火事件:保路运动 1911年5月,清政府以铁路国有之名,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马上又出卖给英、法、德、美4国银行团,激起湘、鄂、粤、川等省人民的强烈反对,掀起了保路运动 。四川容县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 2. 起义准备  文学社和共进会两个革命团体在湖北新军中开展革命宣传工作,在新军中发展革命力量,积极准备起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三)武昌起义的爆发 3. 起义经过 ★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武昌城内外各标营的革命党人也纷纷率众起义,并赶向楚望台; ★起义军经过反复的进攻,终于在天亮前占领了督署和镇司令部 ; ★ 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闻风而动,分别于11日夜、12日光复汉阳和汉口; ★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二、辛亥革命的成功 (一)结束了封建帝制 (二)成立了中华民国 (三)新时代、新气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结束了封建帝制 清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中 华民国元年二月二日 (公元1912年2月12日) 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以清廷的名义 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宣统退位诏书: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义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 ” 中国近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