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力矩与力偶理论§2.1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合力投影定理一、力的投影1.力在平面上的投影是一个分力,是矢量。[F]xoy=Fxy2. 力在轴上的投影是代数量a直接投影法:设力F与x、y、z轴的夹角为、、,则:b 二次投影法:先将F向xoy平面投影,再向x、y轴投影3. 设Fx、Fy、Fz、是力F沿三轴的分力,i、j、k代表三轴的坐标矢量,则分力与投影之间的关系:二、合力的投影定理(合力的投影与分力投影之间的关系)定理:合力在某一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证明:设空间汇交力系F1,F2…Fn作用于刚体上,根据力的多边形法则,其合力R为空间多边形的封闭边,其作用点仍通过汇交点0。又用Rx、Ry、Rz表示R在三轴上的投影结论:大小:方向:思考: 三力汇交O点,求合力:解: 三、基本力系:汇交力系和力偶系汇交力系的简化与平衡1. 几何法a.简化(合成)结论: 合力作用线通过汇交点b. 平衡 几何意义:力多边形自形封闭适应范围:常用于三力平衡问题例1:如图2-3所示,曲柄压机,已知力,、mm、mm、求压块对地面的压力和AB杆所受的力。图2-3解:1) 首先研究BD杆,受力如图2-3(b)2)以压块C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2-3(C)连解方程组得2) 解析法:(适应于多力汇交平衡)(1) 简化 根据合力投影规律:(2) 平衡:若力系为平面汇交力系,则:例2: 如图2-4所示机构,不计轮重及轮的尺寸、大小,求AB、BC杆的内力。解:不计轮的尺寸,则可看成B点的受力为汇交力,AB和BC杆件为二力杆,以轮B为研究对象,则B受力如图2-4c。例3:两轮A和B,各重为,,杆AB为L,连接两轮,可自由地在光滑面滚动,不计杆重,试求当物体系统处于平衡时,杆AB与水平线的夹角。解:1) 先研究轮A,进行受力分析得:2) 再研究轮B得:又所以:§2.2 力对点的矩、合力矩定理力对点的矩 :是指力使刚体绕支点(或矩心)转动效应的度量。转动效应是逆时钟时力矩为正,顺时钟时为负。力F对点O的矩表示为举例:板手转动螺母 (图2-4)a. 力矩大小:b. 力矩方位:垂直于力与矩形O构成的平面c. 转向:按右手螺旋法则确定所以: (力矩是一个矢量)以矩心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OXYZ设:F在x、y、z轴上投影为X、Y、Z注意:在平面中力矩是代数量(因为方位确定)规定:逆时钟转动为正,顺时钟转动为负。二、合力矩定理:合力对某点的矩等于各力对同一点的矩的矢量和。证明:设空间的汇交力系交于A点取任一点,设O至A点的矢量为r,则∵ ∴ §2.3 力对轴的矩,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三者之间的关系一、力对轴的矩(首先举例说明力对点之矩与力对轴之矩的区别)力对轴的矩:是指力使物体使某一轴转动效应的度量设:力F作用于A点,使刚体绕Z轴转动,取与Z轴垂直的平面xoy,交点为O。,O到Fxy的垂直距离为h,则力对轴之矩是一个代数量,逆时计为正,顺时计为负。分析:(1) 当力的作用方向平行于轴时,或与某轴相交,则力对该轴之矩等于零。(2) 力沿其作用线运动,力对轴之矩不变。二、力对轴的矩与力对点的矩之间的关系定理:定理:力对点的矩矢在通过该点的轴上投影,等于力对轴的矩,即:证明:从2.2中得力F对Z轴的矩 :∴ 同理有结论:分析:求力对轴之矩有两种方法:(1) 根据定义:将力F投影在与轴垂直的平面→,再求力对汇交点O之矩,(2) 如果投影很困难,则:首先求出力F对轴上任意一点之矩再对该轴进行投影,即。C思考:如图所示,求及bcAax解: 2.4 力偶理论一、力偶矩矢的概念力偶:指作用在刚体上等值,反向,平行不共线的两个力所组成的力系。特点:(1) 力偶无合力;(2) 力偶不是平衡力系;(3)力偶使刚体产生转动。力偶矩矢:使物体发生转动效应的力偶的度量:M转动效应取决于:a. 力偶矩的大小,取决于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MNb. 力偶转向c. 力偶作用面的方位,按右手螺旋法则:AF∴力偶矩矢是一个矢量:MdB-F大小:方向:沿力偶作用面的垂直方向指向:用右手螺旋法则注:在同一平面内,力偶矩矢量一个代数量,只取决于力偶矩的大小和力偶的转向,逆为正,顺为负。二、力偶的性质1. 力偶矩矢与矩的选择无点即:力偶中两力对任意点的力矩之和等于力偶矩矢证:2. 只要力偶矩的大小和转向不变,力偶可以在其作用平面内任意转移,也可以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有的书上称:力偶的等效定律:作用在刚体上同一平面内两个力偶等效的重要条件是:两个力偶力偶矩的计算值相等)。注:若转向不同,则不能等效举例:(1) 作用在汽车方向盘的力偶; (2) 作用在丝锥板手上的力偶分析:1) 此结论不适合于变形效应的研究;2)只在其作用平面内转移。3. 只要力偶矩大小和转向不变,力偶可以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剖析.ppt
- 校园二手交易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资料.docx
- 第五章 北方工业大学离散数学期末试卷(B).pdf
- 第七章 主板前置音频线接法几例http.doc
- 通信原理试题和答案1.docx
- 2010年同等学力申硕计算机科学及技术真题及答案.pdf
- 美国英才高中学生核心素养要素研究_基于使命陈述文本分析_熊万曦.pdf
- 种质资源圃对葡萄种质资源的保存与研究.docx
- 第二章 JAVA 复习.doc
- 第四节 数据通信.ppt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名校卷】.docx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夺冠系列】.docx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名师推荐).docx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全国通用).docx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考点梳理】.docx
-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数字音频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能力提升).docx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新题速递】.docx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a卷】.docx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能力提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