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逛店还是逛博物馆?川久保玲在纽约呈现奇幻世界.pdf
逛逛店店还还是是逛逛博博物物馆馆??川川久久保保玲玲在在纽纽约约呈呈现现奇奇幻幻世世界界
曼哈顿尽管小而拥挤, 有些区域注定被人遗忘,比如 Kips Bay 。这里长久以来只拥
有一些住宅,没什么出名的餐厅和特别的商铺。人们实在很难找到特意到此的理由,
直到 Dover Street Market (下称 DSM )的开张——艺术、时尚、建筑、设计、购物,
以及美食,似乎都瞬间连在了一起。
“川久保玲 (Rei Kawakubo)将重新定义纽约市的购物图景。”时装评论人 Suzy
Menkes 做出乐观的评价。
这幢建筑历史上属于纽约女子应用设计学校
Dover Street Market 是日本服装设计师川久保玲一手打造的买手店,兼有奢侈品牌和
街头潮牌。川久保玲同时是这个地方的创始人和创意总监。它最早于2004年发端于伦
敦,Dover Street 也是伦敦一条貌不惊人的街道。两年后又回到了东京,曾关停又重
新开业。直到 2013 年底才真正进入纽约,选址于莱克星顿大道和 30 街交口的这幢古
典风格的建筑。
它看上去貌不惊人,甚至没有明显标识。这幢建筑历史上属于纽约女子应用设计学
校,隐隐和它现在承担的角色相关联。尽管开张有几个月,这里依然很少变得喧闹。
并不奇怪,几百美元的 恤和五位数的外套往往令很多人却步。
曾有人说,每次路过曼哈顿切尔西附近川久保玲自己的店铺,就像经过一间夜店。来
到 Dover Street Market 给我的感觉,则像走入时装业的MoMA。和博物馆不断更换展
览一样,这里每半年到一年,也将关闭若干天进行改造,并将之定义为不断寻找“新
的开始” (he New Beginning)。
整整七层楼多达 2000 平米的空间,用三根粗壮的有意设计的圆柱支撑到顶,给予人
沉浸式的、剧院一样的体验。圆柱更像是店内的艺术装置,这些艺术家或设计师也是
由川久保玲挑选的。设计师 Magda Seyeg 用多彩羊毛织满了整个圆柱,Leo Sewell 找
到了他能找到的一切有意思的杂物,从街头标志牌到复古风格的滑板,London
Fieldwork 的建筑师们则制作了不间断穿透的木板柱,像是围拢了一座微型城堡。透
明直梯的四周玻璃上,则绘有川久保玲标志性的黑色圆点。
每个角落都隐藏着新奇,正传达出川久保玲一直倡导的理念——“美丽的噪音”。曾有
评论家说,“以 Comme des Garcons 为代表的日本设计师所展示的一组充满绝望气息的
服装,在 SaintLaurent 的设计中是从来不会出现的”。而现在这两个品牌完全可以在这
间店内和谐共处,并不存在显著的噪音和冲突。SaintLaurent 的一些产品虽并不独在
DSM 中出售, 是 Hedi Slimane 为这里的陈设特别做了设计。
既然像博物馆,时装就要经得起艺术陈列的考验。在这里人们更多想到的是文化问
题,而不是能给自己的衣橱添置几件衣服。品牌可以在展示空间内自由发挥。每隔六
周,路易·威登将会轮换交替男装和女装。开业时的男装系列包括和艺术家 erence
Koh 合作的部分。 hom Browne 则在这里打造了一间真正的办公室,桌椅兼备,衣架
上挂着一排标志性的正装。七层有 Prada 专门为 DSM 设计的系列,有浓墨重彩的复
古风格。
Prada 专门为 DSM 设计的系列带有复古风格
hom Browne 则在这里打造了一间真正的办公室
一些时装看上去完全具有雕塑效果
当人们想到这位 72 岁的日本设计师的时候,更多提及风格和理念,而非实际性的得
体或美观。从陈设到产品,这里的一切都在试图模糊性别界限,没有明显的男装女装
之分。美国高端百货公司 Bergdorf Goodman 的管理人员曾不容川久保玲的风格严厉
地说,“我们为什么要让自己看起来像个购物袋?这种衣服完全无法展现女性线条。”
这恰恰是川久保玲,她曾说“与其遭到漠视,不如经历贬斥”。作为1980年代最早来
到纽约的日本设计师,她在这里树立了自己“有观点”的时装文化,甚至认为时装并不
一定要穿在身上。这个城市的宽容度也让她的品牌延伸为 14 条不同类型的产品线。
颇有实验精神的川久保玲一直注重对年轻设计师的影响和鼓励,第四层夹层中专门设
计了一块“能量展厅” (Energy Showroom),摆放大量年轻设计师的作品,包括
PaulaGerbase著名的 1205 系列、K Z、Craig Green 和 俄罗斯新兴设计师 Gosha
RubRubchinsk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