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选修1第38讲梭伦改革与欧洲的宗教改革巩固
选修1 第38讲巩固提升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由此,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材料二 在雅典居民中,20万奴隶和3.2万外邦人是被剥夺政治、法律权利的;在16.8万雅典人中,假定成人居半,是8.4万人,其中妇女毫无权利,所剩全权公民男子就只有4.2万人了。其中,第三级公民占2.5万人,第四级占1.6万人,第一、二级大奴隶主和大所有者公民就不过1 000人而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的信息,简析梭伦改革确立财产等级制的主要目的和影响。
(2)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二的信息,简析雅典权利分配的特点和财产等级制的实质。
[解析] 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目的、特点、实质和影响。第(1)问,回答时注意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抓住材料中“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和“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即可得出梭伦改革的目的和影响。第(2)问,依据材料二可知,奴隶、外邦人、未成年人和妇女都没有公民权,只有极少数“大奴隶主和大所有者”享有充分的公民权,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的民主只是极少数男性公民的民主,下层公民不能享受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答案] (1)目的: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政治权利。影响:打破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利,下层平民也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从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特权的基础。
(2)特点:雅典民主政治中,真正掌握权力的是极少数男性上层公民。
实质:富有的第一、第二等级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2.(2015·临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梭伦制定的四个财产等级及其权利的分配
500麦斗级:拥有年产500麦斗(1麦斗约合52公升多)农产品的地产(这个产量足够提供15个家庭一年所需的基本口粮)的公民。享有选举、充任包括执政官在内的各级国家官职的资格。
骑士级:有能力提供马匹和武器装备,并担任骑兵的公民。跻身该等级年收入必须达300~500麦斗。享有除司库以外的各级官职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双牛级:拥有两头耕牛,其财产可达到自备盔甲、担任重武器装备步兵的公民,大约需要年收入200~300麦斗农产品。享有除执政官以外的各级官职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日佣级 :泛指受雇于他人的公民。他们年收入不到200麦斗。不能担任任何公职,但可参加公民大会和作为陪审员参与司法活动。
请回答:
(1)雅典公民被划分为四个等级的依据是什么?与凭血缘建立的等级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对雅典的哪一个阶层最有利?
(2)财产等级制度能给雅典公民带来真正的平等吗?为什么?
[解析] 本题考查梭伦改革及其影响。(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依据是财产的多寡;进步性是打破了贵族靠血缘门第垄断政权的局面,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改革对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最有利。(2)考查梭伦改革的局限性,依据所学回答即可。
[答案] (1)财产的多寡。
进步性:打破了贵族靠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
阶层:对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最有利。
(2)不能。因为按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的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有的权利越多,这是一种有条件的平等,而不是公民的普遍平等。
3.(2014·包头一中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路德等改革家)提出改革婚姻制度的主张,具体内容是:制订新的婚姻法规,废除秘密婚姻(秘密婚姻原指男女两人在教士面前互换婚誓后所构成的正式婚姻,它不经过婚礼,也不需要取得父母的同意和公众的承认),政府的世俗法庭批准婚姻或由经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来审核批准婚姻登记等。新的婚姻法规定,结婚不再属于宗教七大圣仪之一。
材料二 新教的婚姻改革家们在付诸实践的时候比较保守,往往没有家长同意的签字就不给办理结婚登记,这使得父母们实际上控制了儿女的婚姻。新教徒视婚礼为大事,强调必须举行公开的婚礼,并且一定要有证婚人,才算完成了结婚。
——以上材料均摘自史仲文、
胡晓林《世界近代前期宗教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新教徒结婚的条件。
(2)在婚姻改革前后,婚姻的主导力量发生了怎样变化?上述婚姻改革对西欧社会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