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应用统计学试题2006.6(B)
华东理工大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 应用统计学 》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B 2006.6
开课学院: 商学院 ,专业: 考试形式:开卷,所需时间: 120 分钟
考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任课教师: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农药收率提高问题(20分)
某农药厂生产某种农药,为了提高农药收率,根据生产经验,发现影响农药收率的因子有4个,每个因子取2种水平,因子水平表1如下:
表1 农药收率提高问题的因子水平
因子
水平
A
反应温度/℃
B
反应时间/h
C
原料配比
D
真空度/mmHg
1
80
2.5
1.1:1
600
2
60
3.5
1.2:1
500
根据经验,A与B两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应予以考虑。将因子A,B,C,D分别置于第1,2,4,7列上,测得8次试验结果(收率)分别为0.86,0.95,0.91,0.94,0.91,0.96,0.83,0.88。
经SPSS软件的计算,列表如下,请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表2 ANOVA
Dependent Variable: 收率/%
Source
Type III Sum of Squares
df
Mean Square
F
Sig.
A
0.00080
1
0.00080
3.200
0.216
B
1
0.00180
7.200
0.115
C
0.00605
1
0.00605
0.039
D
0.00045
1
0.00045
1.800
0.312
A * B
0.00500
1
20.000
0.047
Error
0.00050
2
0.00025
Corrected Total
0.01460
7
a R Squared = 0.966 (Adjusted R Squared = 0.880)
表3 Estimated Marginal Means
反应温度 A
Dependent Variable: 收率/%
反应温度
Mean
Std. Error
95% Confidence Interval
Lower Bound
Upper Bound
80
0.915
0.008
0.881
0.949
60
0.895
0.008
0.861
0.929
反应时间/h B
Dependent Variable: 收率/%
反应时间/h
Mean
Std. Error
95% Confidence Interval
Lower Bound
Upper Bound
2.5
0.920
0.008
0.886
0.954
3.5
0.890
0.008
0.856
0.924
原料配比 C
Dependent Variable: 收率/%
原料配比
Mean
Std. Error
95% Confidence Interval
Lower Bound
Upper Bound
1.1:1
0.878
0.008
0.843
0.912
1.2:1
0.933
0.008
0.898
0.967
真空度/mmHg D
Dependent Variable: 收率/%
真空度/mmHg
Mean
Std. Error
95% Confidence Interval
Lower Bound
Upper Bound
600
0.898
0.008
0.863
0.932
500
0.913
0.008
0.878
0.947
反应温度 * 反应时间/h A×B
Dependent Variable: 收率/%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h
Mean
Std. Error
95% Confidence Interval
Lower Bound
Upper Bound
80
2.5
0.905
0.011
0.857
0.953
3.5
0.925
0.011
0.877
0.973
60
2.5
0.935
0.011
0.887
0.983
3.5
0.855
0.011
0.807
0.903
请完成表头设计。
(2)表2中有些数据没给出,请根据方差分析表的原理将其计算出来,给出计算过程。
(3)由表2分析哪些因子在什么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给出理由。
(4)由表2和表3找出最优生产条件,给出理由。
二、学习程度分析(20分)
某班有15名学生,为了对该班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分类,今对每个学生考试了矩阵代数与数理统计两门课程,其成绩如下表:
表4 学习程度数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三历史复习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课时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ppt
- 51单片机温度采集与显示设计.doc
- 2013届高考理科数学总复习(第1轮)广东专版课件:第50讲 用向量方法证明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ppt
- 求阴影部分面积(圆和扇形).ppt
- [微机原理][习题][1-4].ppt
- 2013届高考理科数学总复习(第1轮)广东专版课件:第49讲 空间向量的概念及运算.ppt
- 第五章.ξ5-2-1 爆破参数.ppt
- 08.11.20两回转体表面相交.ppt
- 学校采购流程管理制度2015.1.20.doc
- 机电传动考试用习题指点2012-5.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