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_货币理论06-12-24
货币理论; 一、货币概述
1、货币的定义与种类
货币:在商品劳务贸易中或债务清偿时被广泛接受的交易媒介手段。
法定货币:一国货币当局发行并以法律形式保证其流通的货币。
货币除了具有充当交换媒介这一基本职能外,还具有以下职能:
价值尺度:买卖双方同意表示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标准。; 储藏手段:货币代表着一定的购买力,人们会把现期收入的一部分以货币形式存留至下一期使用。
货币的分类
流动性:一项资产能够迅速且不受损失地转化为购买力的能力。
M0:公众所持有的现金。流动性最强,视为货币组成的核心。
M1:现金+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短期信用工具。; 2、银行体系
(1)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
现金和商业银行准备金合称为基础货币,都是由中央银行发行并进入流通的。
(2)商业银行与货币创造
法定存款比率:中央银行以法令的形式规定,商业银行每吸收一笔存款必须按照一定比率将其中一部分存入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账户上,并不能作任何其他用途。; 法定存款准备金:按照央行要求的法定存款比率存入的金额。
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为提防突发事件所保留的那部分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
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率×存款总额
超额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 3、货币创造过程
假设全社会只有一家银行,该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为20%,除保有存款准备金外,其余全部用于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在贷款过程中,公众不从存款账户上提取现金。
假定某人在该银行的支票账户上存入1000元,这是该银行的原始存款额。
银行按比例提取200元准备金后,其余800元全部发放贷款给A。
; 如果采用非现金结算方式,借款人A的支票存款账户上多了800元。这是银行支票存款的第一次增加。
A将800元用于对B的支付,银行会将A支票存款账户上的800元划入B的支票存款账户上。这一过程称为转账结算。
当银行吸收B的800元支票存款后,再按20%的比例保留160元准备金,其余640元用于发放贷款给C,使得C的支票存款账户上多出640元,这是银行支票存款的第二次增加。; 同理,这一过程一直继续下去。银行的存款增加额构成一个无穷递缩等比数列,求和得,支票存款总量为5000元(1000×1/20%)。
货币乘数:设银行准备金率为r,银行每单位支票存款额的增加将派生出总量为1/r 倍的支票存款。
货币乘数=1/法定准备金率r。
; 二、货币的供给
1、货币供给公式
假设支票存款在进行支付时现金从银行体系漏出。那么,有以下方程式:
B=C+R,B为基础货币,C为公众持有现金,R为银行存款准备金。
M1=C+D,M1为货币供给量,C为现金,D为支票存款总额。
; 由于C=k·D,R=r·D,k为现金与支票存款的比率,r为存款准备金率
则B= k·D+ r·D=(k+r)·D
M1=(k+1)·D
=B·(k+1)/(k+r)
2、货币供给因素分析
货币供给取决于三个因素:B、r和k。
k:存款中现金漏出率。
; B:央行可以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吞吐基础货币,直接影响货币供给量。央行也可以调整再贴现率,影响商行的准备金,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提高,商行向央行的借款成本增加,商行的放贷能力降低;反之则反是。
r:法定准备金率提高,相当于冻结了商业银行的一部分资金,从而降低其放贷能力,货币供应量将减少;反之则反是。; 三、货币的需求
1、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货币需求: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保存财富的数量。
(1)产出水平:更高的产出意味着交易数量的上升和货币需求的增加。
(2)价格水平:价格水平的上涨将使货币需求增大,反之则反是。
(3)利率水平:利率越高,人们越不愿意持有货币,即对货币需求量小;反之则反是。; 2、货币需求的类型
交易性需求:人们为应付日常支付需要产生的对货币的需求。
预防性需求:人们为应付突发事件对货币的需求。
投机性需求:人们为及时调整资产结构对货币的需求。投机性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 投机性需求存在两种极端形式:
一是利率高到一定程度时,投机性需求为零;
二是由于流动偏好的存在,利率的下降有一个最低限度,当利率降到这一点时,无论货币供给量如何增加,利率都不会再降了。此时,投机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70918高一物理(1.32速度).ppt
- 新编英语教程7(Unit 1-14 Text I 译文).doc
- 人教版小学语文:15 落花生 课件1(五年级上).ppt
- 第二章第3讲-2004.ppt
- 2-04 混凝土悬臂与连续体系梁桥的计算.ppt
- 1、发送一:1、14临床检验大专班生理学课后作业一(1-3章).doc
-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10+科学计数法+(共16张PPT).ppt
- 07-11年高考真题分课汇编(必修二):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doc
- 二次结构施工方案2015.1.14.doc
- 32.5水泥砂浆水灰比与强度关系表.doc
- 数字剧本杀创作平台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docx
- 生物制药无菌环境监控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docx
- 三维集成芯片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docx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测试卷(必刷).docx
- 实验室危化品监管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docx
- 柔性直流输电故障穿越控制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docx
- 三维封装贴片机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docx
- 生物3D打印喷头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docx
- 数字版权区块链存证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受电弓碳滑板复合材料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