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灾纪念让我们的联想更多——写在5·12汶川地震五周年之际.pdfVIP

巨灾纪念让我们的联想更多——写在5·12汶川地震五周年之际.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编吝按] 有一个时刻——2∞8丰5月12日14时28分。虽时光荏苒,但人们至今仍无法忘记; 有一个地点——四川汶川。虽山高水远,但人们却选择永远铭记l 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使巴蜀大地天崩地坼、山河位移,天府之国满目疮痍,生离 死别……然而,猝然来袭的8级巨震震不垮坚强达观的四川人民,击不倒万众一心的中华民族l 时别五载,实体家园已然重建。但受灾民众的心灵家园以及他们的安全意识还有待进一步重 筑与粥化。在汶川大地震五周年之际。本刊特组织专题稿件,以表达对遇难眷的凭吊。对幸存者 的祝福——愿死春安详,生春坚强。 巨灾纪念让我们的联想更多 ——写在5·12汶川地震五周年之际 cD,卵,咒P,”Dr口fiD胛”2“足已5。协,D,.P (切f祝sf,.叩^jc jz以gj门口,iVP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金磊 2013年,是汶川5·12地震巨灾五周年,同时也是 青海玉树地震三周年,再联想到十年前中国历史上重要 的公共卫生事件——非典……面对这些有惨痛教训记忆 的史实,面对它们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灾难史上黑暗一 页的史实,我们该如何纪念:仅仅是因为树起了灾区的 纪念碑就万事大吉;仅仅是召开纪念大会就以示重视; 仅仅是复建了灾民的住区、建成了新城就抹去灾难的印 迹?我以为绝不尽然。中国因5·12汶川巨灾而确立了 国家减灾日。问题是,我们该怎样看待已成为历史的灾 难,如何觉醒及体现新作为,才能在纪念每个巨灾事件 时回答这些严肃的命题。如果说,到2013年唐山大地震 37周年,它留给中国的是懂得了如何建设坚固之城;如 5·12巨灾暴露中国综合减灾能力脆弱 果说,1942年河南旱灾让我们领悟到华夏大国一旦缺粮、 无粮会是多么恐怖;如果说,北京雾霾已让国人在呼吸 中呼喊,污染比非典更可怕;如果说,2013年初,国务ZoUi)等著《恢复力》一书的中译本出版,笔者认为它 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公布的全国应急管理工作的成绩与不 是一本讲述系统恢复论的杰作。其要点是,它在告诫人 足中,提到尚有体制不健全的因素……面对太多的灾难 类生活在一个灾难和意外不可避免时代下的认识哲学 “如果”质疑,笔者更以为,我们在类似于5·12汶川巨与管理组织方略有多么重要。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件严 灾的纪念与反思中,还需要补上一系列防灾减灾的基础 重的突发事件都可能将你“抛越”现在的山谷,让你落 课,这是源于观念,始于文化的认识论。 入深渊。无论你经历的是一场洪水、一次旷日已久的旱 万方数据 灾、还是一次大地震,你的生存峡谷会因此而变得荒芜。 要意识到,许多灾难峡谷都是单向的,一旦外力迫使你 进入这个险境,你是无法回到从前的。综合减灾支撑恢 复力的理念,旨在提供一种可保持适应能力的综合技能, 克服系统的脆弱性。如美国地质学会正在建立一个名为 “推特地震检测器”的设备,试图在地震仪和社交媒体 间建立联系。只要地震仪一检测出地震,这个工具就会 在Twitter(推特,一个社交网络及微博服务网络)上探 索到有关那个位置以及损失程度的信息,在地图上标 注出来,从而快速启动预警并落实救灾系统工程的行动。 回想两年前的2011年4月,笔者参与了马智任执行 主编的《汶川大地震冲击波》一书的编撰工作,笔者为 汶川地震三周年撰写了文稿:“跨越断裂带的重建”,文 章在“重建安全大西部”一节中说到了强化综合减灾的“三 大”结合,即国家“十二五”规划如何与综合减灾城乡 规划相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如何与西部大开发的 灾害风险相结合;国家“十二五”如何不放松人为致灾 的危险性,西部大开发规划本身要与总结西部诸省(市) 灾害教训,强化防灾减灾建设相结合。 两年过后,笔者以为,这些畅想还是畅想,无人问 津。汶川5·12巨灾让我们见证了8.0级大地震下人与自 然的力量,也印证了巨灾使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事实。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