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讲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第10讲、第11讲.pdf

第14讲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第10讲、第11讲.pdf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4章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 信息系统的开发是在信息系统规划的指导下,分 析、设计、实现一个信息系统的过程。 • 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是指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 的指导思想、逻辑、途径以及工具等的组合。 14.1 开发方法的发展回顾 • (1)20世纪40-50年代:数据跟随程序。 即:针对一个处理程序,就有一个专门为它提 供数据的数据文件跟随于它。亦即:先了解处 理功能,然后编写程序,再编写一个数据文件 跟随于它。 • (2)20世纪60年代:面向数据的。 即:先建立数据库,然后再围绕数据库编写各 种应用程序。 • (3)20世纪70年代:生命周期法、瀑布模型、 蛛网模型。 • (4)20世纪80年代:友好的语言和自动化编 程工具、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的开 发方法(OO )。 • (5)20世纪90年代:模块化和模块化连接技 术、Web技术。 典型的开发方法回顾 • A.瀑布模型开发法 (P327图14-1) 当时的开发环境: ①只由专业程序员进行程序开发 ②用户只在定义需求阶段和安装阶段介入开发。 结构化:使开发工作标准化,减少随意性。 结构化的开发目标:有序、高效、高可靠性、少错误。 图14.1 瀑布模型 基于瀑布模型的软件开发模型 瀑布模型的优缺点 • 1、瀑布模型有以下优点: 1)为项目提供了按阶段划分的检查点。 2)当前一阶段完成后,您只需要去关注后续阶 段。 3)可在迭代模型中应用瀑布模型。 • 2、瀑布模型有以下缺点: 1)在项目各个阶段之间极少有反馈。 2)只有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后期才能看到结果。 3)通过过多的强制完成日期和里程碑来跟踪各 个项目阶段。 迭代模型 B.蛛网模型开发法 (图14-2P327 ) • “需求→设计→实现→测试”要不断循环进 行,直到全局成功。 • 强调“初级阶段”的重要意义。差错产生得越 早,以后为纠正差错所花的成本越高。 • 较早发现错误的两种方法:数据驱动开发、合 作开发。 图14.2 蛛网膜型 • C.生命周期法 试图在动手开发前,完全定义好需求,然后 经过分析、设计、编程和实施,从而一次全面 完成目标。(单次的) • D.原型法 在未定义好全局前,先抓住局部设计实现, 然后不断修改,达到全面满足要求。(多次循 环的) 生命周期法的优缺点 1、优点 1)强调在整体优化的前提下考虑具体设计问题。 2 )分为若干阶段,降低了系统开发的复杂性。 3) 各阶段都有审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纠正。 2 、缺点 1) 生命周期法开发周期较长 2 )各阶段的工作不能同时进行,前阶段所犯的 错误必然带入后一阶段。 3)在功能经常要变化的情况下,难以适应变化要 求,不支持反复开发。 E.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OO ) • 对象:是一组数据和一组操作的集合,这组 操作可以存取和处理这组数据。 • 对象可以分类:类上是 “超类” ,类下是 “子类” ,层次结构是“继承关系” 。 • 面向对象:把数据和操作绑扎在一起作为一 个对象。 图14.3 对象 “对象” 与“类” • 对象是人们要进行研究的任何事物,从最简单 的整数到复杂的飞机等均可看作对象,它不仅 能表示具体的事物,还能表示抽象的规则、计 划或事件。 • 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对象的抽象就是类。 • 对象的抽象是类,类的具体化就是对象。 14.2 系统开发过程中的认知方法 • 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任务:研究系统开发的规 律和相应技术,从认识论、方法论、系统论的 角度研究出一套符合现阶段人们认识程序的系 统开发方法,以指导信息系统开发的实现。 • 14.2.1 从系统分析到系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