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胸痛中心建设与绿色通道建设(2016年11月11日最终汇报版6.11研究.ppt

胸痛中心建设与绿色通道建设(2016年11月11日最终汇报版6.11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胸痛中心建设与绿色通道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二0一六年十月 心内科:巩贵宏 概 述(一) 胸痛是一种症状,引起胸痛的疾病有50余种 胸痛为急诊就诊的第二大常见原因 急性胸痛 相关的致命性疾病包括: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肺栓塞 主动脉夹层 张力性气胸 等等 概 述(二) 建立胸痛中心必要性(一) 1、“急性胸痛”是急诊科常见的就诊症状,涉及到多个器官系统,快速、准确鉴别诊断是急诊处理的难点和重点。由于ACS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高,早期识别和早期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改善远期预后,成为急性胸痛患者需要鉴别诊断的主要疾病。 2、早期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成功的关键,1小时内成功再灌注患者,死亡率只有1.6%,甚至可以阻止心肌梗死的发生,而6小时内接受再灌注治疗患者死亡率增加到6% 建立胸痛中心必要性(二) 目前临床急性胸痛和ACS的诊断治疗中存在如下问题: (1)急性胸痛的鉴别诊断缺乏规范流程。 (2)ACS治疗过度和治疗不足现象并存,医疗资源应用不合理。 (3)各种原因导致ACS治疗延误,急性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治疗时间远未达到ACC/AHA指南推荐的标准。 (4)心脏监护病房的建立和早期再灌注治疗极大改善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率,但治疗已处于心肌缺血的终末环节,很多心肌梗死患者最终仍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恶性心律失常。 建立胸痛中心必要性(三) ACS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逐年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成为我国居民致死、致残和导致劳动力丧失的重要原因。我国ACS治疗存在明显不足。 一)患者求治延迟明显,从症状出现到入院诊治在二级医院为5小时,三级医院长达8小时; 二)诊断流程不规范,20%的患者出院诊断可能存在错误; 三)治疗欠规范,只有1/3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了再灌注治疗,接近60%的低危患者接受了介入性的检查和治疗,而2/3的高危患者没有接受介入检查; 四)临床预后差。ACS患者院内事件,特别是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高于国际发表的注册研究数据,二级医院尤为明显,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达到18%。 国家胸痛中间色目标 三年全国范围内建设胸痛中心1000家 2016年150家 2017年500家 2018年1000家 我省胸痛中心建设情况 示范中心: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 河南省胸科医院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郑州中心医院 周口中心医院 新乡市中心医院 我院建立胸痛中心可行性 1、我院具备胸痛中心的组织构架包括:EMS、急诊科、心内科、影像学科(超声心动图、放射医学科、核医学科)和检验科。 2、我院具备胸痛中心的人员配备能力:可设立3-4组人员。每一组成员包括经过培训的急诊科医生1名、护士1名及分诊护士1名,心内科医生1名,心内介入医生1名、放射医学、超声医学和核素医学的医生各一名或经过影像培训的心内科医生一名。 3、我院导管室PCI每年200例以上,急诊PCI50例以上。 4、我院硬件设施齐全。 5、我院于2016年11月2日在中国胸痛中心成功注册申请建立胸痛中心账号,申请账号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 五大要素 基本条件与资质 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 对ACS患者的评估和救治 持续改进 培训与教育 重点是考查以急诊PCI为主的STEMI救治能力 医院必须主动与院前急救系统合作以缩短救治时间 强调是在临床实践中执行ACS指南:将指南流程化 以缩短STEMI总缺血时间为目标,强调逐步改进流程 让胸痛急救的各个环节协调工作,形成合力 胸痛中心建设情况与绿色通道 制作相关标识、路牌等 急性胸痛处理流程 建设标准及组织结构 胸痛中心组织结构 第一负责人:张双林 组 长: 陈文武 刘志刚 王丙增 副组长: 巩贵宏 惠学志 郑先杰 时俊霞 王志学 杨瑞生 成 员 : 专家组:惠学志 巩贵宏 郑先杰 张宏 唐啟卫 郑勇 腾伟 治疗组:王国良 杨建涛 张海波 宋志明 何兆辉 马光 翟小菊 张利娟 贺娜 邱永静 孙晓静 张丹 等心内科、急诊科、检验科、胸外科、介入科、信息科等相关科室工作人员。 组长:张双林 陈文武 王丙增 刘志刚 常务副组长:巩贵宏 惠学志 郑先杰 时俊霞 秘书长: 巩贵宏(兼)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