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第 18 课 三 国 鼎 立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这首诗表达了曹操的雄心壮志,你知道他的雄心壮志是什么吗?同学们最近还学过他的那一首诗?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军阀,最初势力不大,但后来他发展壮大了,为什么他能发展壮大? 一、官渡之战 1、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 2、曹操势力的发展壮大 3、官渡之战 曹操为什么能打败比自己强大得多的袁绍? (200年 曹操 袁绍) ——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 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二、赤壁之战 1、刘备与孙权势力的发展 曹操为何要挥师南下? 2、赤壁之战 为什么统一了北方的曹操,已经很强大了,却在赤壁之战时败给比自己弱的孙刘联军? (208年 曹操 孙刘联军) ——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 —— 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又一著名战役 三、三国鼎立 魏 蜀 吴 曹丕(220年洛阳) 刘备(221年成都) 孙权(222年建业) 1、三国鼎立 2、三国的经济 (曹魏屯田、诸葛亮治蜀)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亲率十万大军,进抵黎阳,包围了曹军的白马。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之下,曹操先以精锐突袭白马的袁军,斩袁绍大将颜良,再败袁军于延津。随后派兵偷袭乌巢,烧毁袁军屯粮,使袁军完全失去斗志。最后,双方决战于官渡,曹军全歼袁军,取得重大军事胜利。此后不久,曹操便统一了北方。? 袁 绍 曹 操 官渡 之战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率军南下攻打荆州。刘琮投降,刘备率军退至江陵。曹军在当阳长坂将刘备部队打败,直抵江陵。刘备遂转道汉津,逃往夏口,派诸葛亮出使东吴,联吴抗曹。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二十万大军,从江陵出发,顺江东下,与孙权刘备联军会战于赤壁。周瑜利用曹军不习水战,战船首尾相接的弱点,使黄盖前去诈降,当黄盖水军接近曹军战船时便顺风纵火,大败曹军于乌林。曹操率残部从华容逃回北方。孙刘联军取胜。? 赤壁之战——火烧赤壁(想象华) 东汉后期爆发的黄巾起义,使东汉政权土崩瓦解,名存实亡。拥有军政大权的东汉州郡官吏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乘机扩充势力,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 经过七、八年的混战,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形成了几个较大的军阀割据势力,如图所示;他们是: 袁绍,称雄北方,占据今天的河北、山西和山东的东部、北部的广大地区; 曹操,控制了中原的腹心地区,占据今山东的西南部与河南的大片土地; 刘表,占据荆州,控制了今天的湖北和湖南; 孙策,占据江东;今天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也为其控制;另外,今天的甘肃、四川、辽东等地区还有一些地方割据势力。 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摘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辑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曹操(155—220) 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占据兖州,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后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世族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诸葛亮(181—234) 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草庐,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两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 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所谓“隆中对”。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土。后刘备根据其策略,联孙攻曹,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并占领荆益,建立了蜀汉政权。曹丕代汉,他说刘备称帝,任丞相。建兴元年(223年)刘禅继位,他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论大小,都由他决定。 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曾五次出兵攻魏,争夺中原。建兴十二年,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拒,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葬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传曾革新连弩,能同时发射十箭,又制造“木牛流马”,有利于山地运输。著作有《诸葛亮集》。 蜀国丞相诸葛亮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