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力学设计作业 小组成员: 覃龙兴 200911404129 商国新 200911404114 张继磊 200911404131 2011年10月10日 土壤水是存在于非饱和带土壤孔隙中和为土壤颗粒所吸附的水分。 地下水是存在于地壳岩石裂缝或土壤空隙中的水。 从这一点看,土壤水并不等同于地下水。其中,存在于非饱和带土壤孔隙中的水可以认为是地下水中较特殊的一部分;而为土壤颗粒所吸附的水分绝对不属于地下水。 有一点常识性知识可以用一下,地下水可以被开采,可以挖井取水。而土壤中的为土壤颗粒所吸附的水分却很难用同样方法为人们所利用。 土壤水的测定 1 烘干法 drying method: 2 电阻法resistance method 3 中子散射neutron scattering 4 TDR法 土壤水对我们的重要性 水与农业 * 土 壤 水 土壤水的概念 土壤水分状况及水分平衡土壤水的测定 土壤水在农业上的利用 土壤水在土木工程中的利用 土壤水分状况及水分平衡 一、田间水分平衡 田间水分平衡:在一定容积土壤内水的收入与支出,在农田,主要是指根层土壤水的平衡,根层深度一般多指1-2m深度以内,在一定时期内,根层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 有收入、有支出,收入支出差,土壤水量变化。 ⊿W =P+I+U-E-T-D-R-In ⊿W 土体储水量mm 收入:P—— 降水量mm, I——灌水量mm, U——上行毛管水mm 支出:E——土面蒸发mm, T——蒸腾量mm, D——渗漏量mm,R—— 径流量 mm,In——冠层截流量mm 二、土壤水分状况 土壤水分状况通常是指周年中土壤剖面上下土层的含水量或土水势的情况及变化(也称为墒情)。 我国北方在周年内土壤水分状况可分为四个时期: 1. 土壤湿度相对稳定期 2. 春夏之交土壤失水期 3. 夏季土壤水分聚集期 4. 晚秋至冬初的土壤失水期 三、土壤水分状况调节 1.科学合理地灌水 2.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和流域综合治理 3. 采用合理的农艺措施,进行耕作保墒 4. 地面覆盖技术 5. 化学保墒增温剂的应用 6. 排水 1 烘干法 2 电阻法 3 中子散射法 4 TDR法 标准方法:使用最普遍 将田间采回的土样在105-110 ℃条件下烘干至恒重(6- 8小时);或用红外线infrared烘干法,微波炉micro-wave oven烘干法,酒精燃烧法。 测定结果为土壤质量含水量。 电极放在石膏gypsum、尼龙nylon或玻璃纤维fiberglass制成的传感器sensor中,然后将传感器埋入土壤。传感器的多孔体吸水达到平衡,读取电阻读数。利用已校订的土壤含水量与所测电阻关系,求算土壤含水量。 将快中子源和慢中子探测器放在埋入土壤的封闭套管中。快中子源放射出快中子,这些中子与土壤水中的氢核碰撞collide后,失去部分能量而变成慢中子。通过慢中子探测器量测出慢中子数量,并经标定公式求出土壤水含量。 方法比较精确,但只能测定深层土壤水分,并且在有机质含量变化大的土壤中精度会受到影响。 TDR是time-domain-reflectometry 的缩写,中文叫时域反射仪 上个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可测定土壤的容积含水量和土壤含盐量 最初的生命在水中诞生。亿万年前,在极其偶然的情况下,一些物质在水中以一种特定的形式碰巧结合在一起,于是,地球上第一个单细胞生命诞生了。它也许就是今天我们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祖先。 水是一切生命的基础。 水无色、无味,并具很好的渗透力,是一种很好的媒介及载体。是吸收、储存和传导自然界的能量与共生讯息(Bio-ResonantInformation)给生物体的最重要的媒介物质。是生物体内一切物质交换的媒介。 以人为例,人们咀嚼食物要唾液,消化食物要胃液、肠液、胆液等,这些消化液绝大部分都是由水组成。人体在整个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物质和废物需要排出体外,如大便、小便、出汗、打喷嚏、呼吸等等,都需要有水才能进行。人体如果没水,则养分无法吸收和输送、废物不能排出、血液不能运行,体温不能调节,体内各项生理活动无法进行。水参与了生物体内所有的生理生化过程,生物体内缺水达一定程度,生命就随之中止,因此说水是生命之源,和阳光、空气一样,是生命不可或缺、最基本、最必需的自然资源。 公元前3000年,中国 已知的最古老的灌溉技术是用于水稻种植。农夫构筑起四边有着堤埂、类似于浅浅的池塘的水田,然后从附近的小溪引来水用于灌溉。这一古老的技术直到现在还在东南亚、东亚和南亚被广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