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期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No. 4
2007 年 8 月 Journal of Tianjin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 Au
g. 2007
【教师论坛】
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 秋意象文化的多维解读
杨 静
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030
“诗词中的意象是作品的基本艺术细胞 ,它是情与景 、 心 与物的统一体 ,即
主观的 ‘意’ 与客观的 ‘象’ 的有机融合 。因 此 ,从意象入手分析古代诗词
是一种较切近诗词艺术本体 ,
[1 领略其美感的方法” ] 。 “山之精神写不出 , 以烟霞写之 ; 春
便 ,出游时间漫长而又信息阻隔 。因此 ,对古代文人来说 ,漂 泊异乡 、 骨
肉分离最让人柔肠寸断 、 感伤不已 。屈原感慨 : “悲莫悲兮生别离 。江淹叹息
“黯然销魂者 , 唯别而已 。因 ” : ” 此 ,离别怀人 、 羁旅思乡成为众多咏
秋作品的主题 。 有的以秋写a name=baidusnap0/a相思/B之苦 :如李商隐在巴山驿馆的楼头看雨 ,
尽的相思/B之苦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 。
随后 “魂飞到家 ,又预飞到归家之后” 《李义山诗集笺》 ,抒发
之精神写不出 , 以草树写之 。故诗无气象 , 则精神亦无所寓
[2 矣” ] 。受传统审美体验的驱使 , 我国古代文人于四时各有
不同的审美选择 , 往往是 “春听鸟声夏听蝉 , 秋听虫声冬听 雪” 。秋意象
作为四时意象之一 , 组合性能好 , 构设手法灵 活 ,主要表现为 “中秋 、 重阳
、 清秋 、 秋风 、 秋池 、 秋色 、 秋雁 、 秋 霜、 秋月” 等复合意象 。
因此 , 在初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 , 让学生了解秋意象文化的内涵 ,对于学生更
好地领会诗词意 境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重要的意义 。 、 一 秋意象对
原型意蕴的承传和加工 古代诗词作品中 ,诗人常借助于一些原型意象来寄托自 己
的情感 ,抓住诗歌中出现的原型意象有助于我们鉴赏古典 诗词作品 。原型意象是
民族普遍命运和文化心理的凝聚物 , 是民族心灵发展历程中的驿站 。原型批评的
代表人物瑞士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 , 原型意象是 “无数同类经验的心理 凝聚
物” “每一个意象中都凝聚着一些人类心理和人类命运 , 的因素 ,渗透着我们祖
先历史中大致按照同样的方式无数次 重复产生的欢乐与悲伤的残留物”
[3 ] 100
盼望团聚 ,共叙别情的美好愿望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 : 夜雨时
” 《夜雨寄北》。李清照以时间的漫长 、 环境的凄寂 、 秋夜的寒凉 ,极力渲
染了无限的愁思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 : 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
夜凉初透 。接着 ,叙写赏 ” 菊饮酒的情景 “东篱把酒黄昏后 , 有暗香盈袖”把
: , “赏菊饮 酒” 的传统风习安排在 “黄昏” 时分 ,渲染了 “ 日夕当归” 而
人不 归的无限感伤之情 ; 此情此景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 , 黄花瘦”
水到渠成 ,把与丈夫离别后物是人非 、 , 今昔异趣的极
度悲苦之情抒写得淋漓尽致《醉花阴》 。
有的以秋写思乡之痛 。如孟浩然于 “木落雁南度 , 北风 江上寒” 的寒冷
秋景中感慨 “乡泪客中尽 ,孤帆天际看” 早 : 《
寒江上有怀》 。马致远在萧索的秋风中抒发浪迹天涯游子 的悲叹 “夕
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 : 《秋思》 。 2. 秋意象中的悲秋意识是仕途
失意 、 怀才不遇的怨愤
。
由于我国古代文人视达政济世为正途 , 以实现 “济苍 生” 安社稷” 安黎元
” “ 、 “ 、 为自己的人生理想 。但事实上 , 古 代宦游者大多数 “负志而往
, 受阻而悲” 命运多舛 , 壮志难 , 酬 。这一人生选择的单一性 ,决定了古代多
数文人的悲剧命 运 ,因此 , 怀才不遇的怨愤 、 壮志难酬的失落 ,
诗词又一常见的悲秋主题 。王绩面对 “树树秋色 , 山山唯落 晖 。牧童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的田园牧歌式的晚秋之景 ,却 无法像陶渊明那样在归隐后从田园
生活中找到慰藉 ,所以最 后说 “相顾无相识 , 长歌怀采薇” 表明自己身处乱世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