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易的时间学思考
日不落
《周易》冠居群经之首,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时间是宇宙事件秩序的计量。汉代《易纬乾凿度》说:《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在简易、变易、不变这三层意义中,主要之义是变易。唐代孔颖达说:“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自天地开辟,阴阳运行,寒暑迭来,日月更出,……新新不停,生生相续,莫非资变化之力,换代之功。然变化运行,在阴阳二气。”《系辞》说:“阴阳不测之谓神”;王弼《周易》注中转引韩康伯言说:“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形诘者也,故曰‘阴阳不测’。”这就是说:阴阳之“道”也是不断变化的。“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生生之谓易就是生命永远不息的循环运动。这样看来,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结果。而事物的变化永远随着时间推进而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二中庸的思想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吾将曳尾于涂中的一个重要源头。时中观念植根于其对世界对立统一矛盾运动的深刻认识和,在《周易》中,中的出现频率高达119次(不包括作为卦名的中孚),其中的大部分在《易传》中。 中在易卦的卦象体系中原本有特定的指称,中位中爻:六爻中居中的二、三、四、五爻为所谓的中爻;若以上、下卦分别观之,则第二爻当下卦中位,第五爻当上卦中位,阳爻居中位,则多称为“刚中”,象征“刚健守中”;阴爻居中位,则多称“柔中”,象征“柔顺守中”。如果阴爻处于下卦之中,阳爻处于上卦之中位,则就是所谓的“中正”,是易爻中尤具美善的象征 《周易》的六爻卦模拟事物运动变化一个相对完整的周期中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不同特征的图式体系,六爻的爻位,象征着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中所处的或上或下、或贵或贱的地位、条件、身份等不同的状态,其中二爻之位象征事物发展形态初具,朝气蓬勃,时当积极进取;五爻之位则象征事物发展规模完备,功成圆满,时当处盛戒盈。这两爻所象征的发展阶段是事物运动变化周期中的枢纽和关键所在,所谓的中正、得中、中吉等判辞多两爻而发,持此中偏倚获吉祥。这就意味着,《周易》之中的核心在于时中,顺时而行,待机而动,则可以亨行时中,得中行、中道、中节而中正。易道深矣,一言以蔽之,曰‘时中’。从《周易》的成书过程和对后世哲学的影响看,其“时中”思想与儒家的中庸之道是同出异名、一脉相承的。“故尝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一言以蔽之,曰‘中’而已矣。子思述孔子之意,而作《中庸》,与大《易》相表里”。应该说,待机而动的“时中”,是对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最好的诠释。 儒学之中,以“中和”、“中庸”、“时中”、“守中”、“中道”等核心观念构成的中国哲学的“中”思想在儒、道、佛三家的思想体系中都占据着中心的地位。
三、天人合一的思想
无论是中国古代还是外国古代哲学时期,都曾经对天地万物发展变化的终极法则和规律进行过思考与探索,古希腊哲学家曾经将其解释为“逻各斯”(Logos),代表一种宇宙的法则和绝对理性,而中国的哲学家老子也提出了“道”的观念来试图诠释万物运行变化背后的法则。这些探索本质上说都是对世界万物随时间推演而变化发展所遵循的某种的自然法则的探索。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体系中,天、地、人为“三才”,人类戴天履地,与宇宙自然一体共存,可以从天之日出月落、斗转星移以及地之草木枯荣、虫兽潜现中,感受到“时间”作为自然万物运动变化的背景与条件的存在。《恒·彖》云:“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孔颖达释曰:“天地之不已,所以为利也。”“日月得天所以亦能久照。”“四时更代,寒暑相变,所以能久,生成万物。”“圣人应变随时,得其久长之道,所以能光宅天下,使万物从化而成也。”《观·彖》的“四时不忒”,意指观仰大自然运行的神妙规律,就能理解四季交转毫不差错的道理。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一切科学都把“时间”作为最重要的基本概念, 香港的著名钟表艺术大师矫大羽先生首倡五大发明之说,把钟表看作中国古代重大发明之一。。事实是,中国古代曾占据世界计时技术冠军宝座千余年, 钟表实为我国最重大的发明。指导耕种时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