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5、凡卡PPT(定)剖析
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由于写信没有被人打搅而满意,寄信也很顺利,心情肯定放松了许多。凡卡的信寄走了,同时也寄走了他满心的希望,他是怀着这样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齐读课文最后一个部分思考爷爷能否收到凡卡的信并找到依据,陈述理由。 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 课文在凡卡睡熟并做着甜蜜的梦的地方结束了。这样安排是有什么妙处? 暗示了他愿望的破灭,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激起人们对凡卡深切的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愤怒。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怎么样表达中心,突出凡卡悲惨命运的? 三条线索:信中诉说悲惨学徒生活,揭示了中心;回忆往事,对比现实,衬托出中心;结尾的美梦,暗示了文章的中心。 我们除了从凡卡的语言叙述和城乡生活的对比中感受到他悲惨的命运外,你还能从文中哪些内容体会到凡卡生活的悲惨,内心的痛苦?” 课文中细致入微地刻画凡卡写信前担心、害怕的神情;写信中多次叹气;写信后还做了一个好梦,也充分地表现了凡卡悲惨的命运。 第一次看窗户,是作者的叙述,看窗户后,就转入凡卡写信的内容。 第二次看窗户,凡卡触景生情,自然地想起爷爷,这使文章转入凡卡回忆的部分。 第三次看窗户将两次回忆乡下快乐生活的内容有机联系起来,不使人感到单调、冗长,又自然地与现实生活形成对比。 三看窗户 (一)凡卡没有人身自由 凡卡在给爷爷写信前,担心地朝门口和窗户看了几眼,又斜着眼看了一下神像和神像两边摆满了楦头的架子时“叹了一口气”。 (二)凡卡想念家乡和爷爷 凡卡在回忆起爷爷守夜的情景和美丽的家乡夜晚后又“叹了口气”。 (三)凡卡没有幸福欢乐 凡卡在信中告诉爷爷:“老爷在圣诞树上挂上糖果的时候,请您摘一颗金胡桃,藏在我的绿匣子里头”之后,又“伤心地叹口气”。 三次叹气 一、老板与爷爷对比 凡卡在老板家里毫无幸福可言:“连狗不如”…… 与爷爷在一起充满了欢声笑语,充满了快乐…… 二、城市与乡村对比 莫斯科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 在凡卡的印象中是乡村的质朴而美好…… 三、梦想与现实对比 凡卡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 醒来后凡卡还要和往日一样地挨打、挨饿、挨 冻,一样地被伙计捉弄…… 三个对比 (1)凡卡的梦会变成现实吗?细读凡卡回忆部分和叙述部分,抓住有关事例和句子谈自己的看法。 如果爷爷能收到这封信,凡卡的命运会改变吗? 在凡卡熟睡并做着甜蜜的梦的时候,课文结束了,但梦总是要醒的,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写法概括 插叙回忆部分(写信时回忆乡下的雪景、爷爷守夜、和爷爷一起砍圣诞树),更加衬托出了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和他迫切要回到爷爷身边的心情。 细节描写(三次叹气、撇撇嘴、揉揉眼、抽噎等神态动作描写),让人深切感受到了凡卡的悲惨。 对比描写(苦乐对比、美梦与现实对比),使人对凡卡悲惨的命运产生了更深的同情,更加愤恨造成这种命运的社会制度。 赏析《凡卡》与《卖火柴的小女孩》 两篇课文都是19世纪著名作家所写,为我们塑造了19世纪西方两个受苦儿童的形象,用他们的贫苦生活和悲惨遭遇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抨击和控诉。两篇课文有着诸多异曲同工之处。 1、人物形象相似(生活遭遇命运相似;拥有勤劳、善良的品质,对生活充满向往) 2、注重情节描写和对比情节描写:《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细节描写是幻想的火炉、烤鹅、圣诞树和小女孩擦火柴时的心理描写;《凡卡》中的细节描写是写信时三次叹气“抽噎”、“撇撇嘴”、“揉揉眼”等动作神态描写。 对比:《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幻想与现实对比;新年别人合家欢乐与小女孩流落街头对比;结局新年大家快乐祝福小女孩冻死街头对比。《凡卡》中学徒生活和乡村生活对比;美梦与现实的对比;富人的生活和穷人生活的对比。 3、在结构安排上同样巧妙 《卖火柴的小女孩》以五次擦然火柴的幻想为主线 《凡卡》以写信为主线 4、都以幻觉或梦表达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家我知道: 契诃夫(1860——1904),俄国著名作家。全名安东·巴浦洛维奇·契诃夫。他出身于小商人家庭,1879年进入莫斯科大学医科学习。做过店员,当过医生,后弃医从文。他生活在19世纪末期正是沙皇俄国最黑暗的时代。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的丑恶现象。 契诃夫是与莫泊桑齐名的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大师。列夫·托尔斯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