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雄《方言》-COLIPS.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扬雄《方言》-COLIPS

扬雄《方言》中仅见于楚地的方言词语研究 李 恕 豪 提要 扬雄《方言》中只出现于表示楚的地名之下的词语,最具有楚语的特色。本文对其全部67个词一一进行溯源研究,将其归纳为三类:(1)来自全民语言中的词语;(2)曾见于前代或楚以外的文献中,但词义有明显的变化,或与全民语言中的词有同源关系;(3)楚方言中固有的词,包括见于楚文献及未见于任何文献中的词语。总的说来,《方言》中的楚方言词,与全民语言中的词语基本一致,一般都显得比较古老。 关键词 扬雄 《方言》 楚方言 方言词语 作者 男,198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文学硕士,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汉语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国四川成都 610068。 《》一书中,利用《方言》中词语并举的材料,从方言地理学的角度,对汉代楚方言的历史来源、楚方言内部次方言的划分、楚方言对其他方言的渗透和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和探讨。但是对于《方言》中的楚方言词语,却没有进行具体的研究。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方言》中仅见于楚的方言词语进行的研究,探索汉代这一部分楚方言词汇的具体面貌,追溯其来源。我们之所以在本文中仅研究只出现在楚方言中的楚语词,是因为这一部分词的最具有当时楚语的特点,同时也是因为论文的篇幅所限。 以郢都为中心的地区是楚国历史最悠久最重要的地区。这一地区的方言是楚方言的核心。在《方言》中,凡是用“楚”表示者,都必然包括这一地区在内。这个地区在汉代大体相当于南郡和江夏郡。除了“楚”以外,《方言》中的“楚部”、“郢”、“江沔”、“江滨”、“自江而北”、“”所表示的地区,都属于以郢都为核心的楚方言地区。 在《方言》中,“楚”出现了133次,其中单独出现加上“楚部”、“江沔”、“江滨”、“自江而北”有44次,共67词。这67个词应当是只流行于楚地的词,最具有楚方言的特色。 在这类词中,可以分为三个小类。 第一类是来自全民语言或非楚语的词,后来被楚方言所吸收,在《方言》的记载中只使用于楚方言的地区,而不与楚方言区以外的其他地名并举。这类词可以在楚以外的文献中找到出处,而在扬雄《方言》中则标明为楚语。如1/13:“假、……摧、詹、戾、艐,至也。……摧、詹、戾,楚语也。”其“摧”、“詹”、“戾”皆出现于前代非楚地的文献之中。扬雄之所以肯定其为楚语,是它经过亲自调查的结果,反映的是汉代方言分布的实际情况。这类词的地域分布有所缩小或转移到比较遥远的地区。这类词一般都比较古老,而且趋向于消亡。 另外,这一类词也包括在楚方言中声音有一定变化,因而在文字形体上也有所不同的词。如2/2:“朦、厖,丰也。……燕记曰:‘丰人杼首。’杼首,长首也。楚谓之。”“”,郭璞注:“音序。”楚方言的“” 与燕方言的“杼”都从“予”得声,音义相同,出自一源,应为一词,只是方音有异而已。 第二类词指曾出现于前代或非楚地的文献中,但在《方言》中,词义有明显的引申变化。如1/1:“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晓”的本义是“天亮”。引申为“明”,再引申为“知晓”、“了解”。 此类词也可以包括与全民语言中的词语有同源关系的楚方言词。如6/13:“、嗌,噎也。楚曰。”“”有“噎”义,于文献无徵,郭璞注为“咽痛也”。“廝”与“嘶”皆从“斯”得声,音义相通。声嘶必然咽痛,“噎”亦咽喉不畅而痛。可见,“廝”的“噎”义与“嘶”的声嘶而咽痛义有关。这类词就其来源,出自全民语言或其他方言,一般也比较古老。 第三类是楚方言中固有的词。其中一部分可以在属于楚地的文献如《楚辞》、《老子》、《淮南子》、《战国策·楚策》中找到出处。如1/30:“,取也。……楚部或谓之。”《老子》“埴以为器。” 另一部分则在前代文献中找不到出处,仅见于《方言》,应当是汉代活跃于楚方言中的口语词。如6/47:“絚、筳,竟也。秦晋或曰絚,或曰竟,楚曰筳。”“筳”之“竟”、“究竟”义,未见书证,当系汉代楚方言中的口语词,大概是扬雄亲自调查所得。 现依照《方言》卷数的条目顺序,对《方言》中仅见于楚地的词语作如下的分析: (1)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1/1) “党”,郭璞注:“党,朗也,解寤貌。”“党”与“爣”有同源关系。《广雅·释诂三》:“党、闻、晓、哲,智也。”王念孙疏证:“《广韵》:‘爣,朗,火光宽明也。’爣与党义相近。”“党”在楚方言中有“知晓”、“领悟”的意思,见于前人文献。《荀子·非相》:“法先王,顺礼义,党学者。”郝懿行《补注》:“法先王,顺礼义,出言可以晓悟学者。”俞樾《平议》:“党学者,犹言晓学者。”荀子虽然是赵国人,但晚年为楚兰陵令,家于兰陵,死后亦葬于兰陵。故其著作中有楚方言词语。“党”后来写成“懂”。钱绎《方言笺疏》:“今人谓知为懂,其党声之转欤?”章炳麟《新方言·释言》:“《方言》:‘党,知也。’今谓了解为党。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