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园——宋代园林.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梦溪园——宋代园林

梦溪园 ——沈括旧居 沈括—— 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北宋科学家。他资质聪颖,见多识广,勤于思考, 能够向各行各业能者学习。他在物理、数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成就和贡献。神宗时参与王安石变法活动。曾历任提举司天监、翰林学士、权三司使、知廷州等。 晚年于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撰《梦溪笔谈》三十卷。 梦溪园—— 现今的梦溪园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梦溪巷。 其原貌早已荡然无存,但其景况和布局在沈括 的《自志》可大致窥见。 【沈括参与朝政被贬,直至元祐三年(1088)朝廷放宽处分,许他“任便居住”,才居家迁来京口。由于牵涉到一些人事关系,他为了避免别人的无谓猜疑,假托这里是他过去梦中所游,因而卜居于此,别无他故。因此他将宅前的一条溪水命名为梦溪,园宅成为梦溪园。】 ——《沈括著书梦溪园》 地理位置—— 历史上的梦溪园,坐落在“丹徒县朱方门外子城下”。朱方门就是镇江过去的东城门。那里原来有一条小溪,梦溪园就在这条小溪东岸。在沈括当时算是城边,比较偏僻,是一个适合隐居著书的好环境。 这一带地势较高,南接乌风岭,呈东北高西南低之势,“背山临流,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石清美……最为上乘,地势好则居者安也。”(《梦溪忘怀录》) 《园冶》在相地篇指出:“园基不拘方向,势自有高低……或傍山林,欲通河沼。 古时梦溪—— 结合沈括《自志》中文字可推测出梦溪园总体布局是:园北部是四面环水并耸为丘的百花堆。园南部是一泓池水,西部是溪水环绕的竹坞。其东部是远亭所在的山丘。 因此,梦溪园是一个以水为主景,水环山抱的比较内聚向中心的幽闭山水宅园。 古时梦溪—— 园中有两丘,其南丘曰百花堆,自西向东渐高,依次有花堆阁、壳轩、庐舍,直至山巅岸老堂。 花堆阁向西,地势低平,有阡陌、竹坞、杏嘴。 竹坞有竹万竿,竹间有萧萧堂。 竹坞之南,临溪有深斋。夹梦溪有北丘,丘上有苍峡亭与岸老堂相对。 北丘之上有垒土,上筑远亭,可以远眺。 《梦溪园考》 古时梦溪—— 岸老堂是全家的住屋。 萧萧堂是宴客之处。 壳轩是沈括的卧室和著书立说之所。 这些建筑物都相当简陋,不过茅草盖顶,比不上附近的故相陈升之宅和朋友刁约的藏春坞那样整齐精美。 《梦溪园考》 古时梦溪—— 《梦溪园考》 筑山—— 园中假山有二,一是百花堆,二是远亭所处的北丘。 因“千木之花缘焉者”,故梦溪园的山应是以土为主的假山。 两丘体量相仿,但北丘偏于百花堆之侧,这样视线才不会被阻挡,得以远眺。 古时梦溪—— 《梦溪园考》 理水—— 梦溪由东北向西,环竹坞,折向东南,复西回而入漕渠。 《梦溪忘怀录》中有“中门外作池约半亩余”,这表明在园中部有较大的水面。 梦溪是园中景眼,“溪”通常是一种带状的水体,但在梦溪园中有宽窄、开闭的变化,对水体的处理达到了较高的艺术高度。 古时梦溪—— 《梦溪园考》 建筑—— 园内建筑四出高下,于山巅、山腰、山麓、水边、竹林深处散点布置,或隐或掩或深藏,与山水相结合,随机成景。 古时梦溪—— 《梦溪园考》 借景—— 该园建在城东南高处,再加上梦溪之上百花堆及北丘,在岸老堂和远亭之上北部三山在望,东南诸峰历历在目。 现世梦溪—— 2014年6月 2016年3月扩建后 现世梦溪—— 现世梦溪—— 现世梦溪—— 现世梦溪—— 月洞门—— 花香鸟语 现世梦溪—— 上款为“皇宋乙丑” 居中“梦溪”二字 落款为“中元日建” 梦溪园唯一的实物留存,为沈括本人所写 总结—— 因地制宜是构园的基本法则。 梦溪园前身是一废圃,沈括借助原有的地形地貌,“略成小筑,足征大观”,形成了以水为中心,山水互为依托的园林盛景。 显现了当时筑山高超的技艺, 理水已能够缩移模拟大自然界全部水体形象。 谢谢观看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