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海神信仰与祭祀仪式.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神信仰与祭祀仪式渔民威海市是山东省的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及东南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与烟台市接壤这些优越的地理条件,使在海上运输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都大有可为,也使具有了十分丰富的海洋民俗文化资源。海神与海神信仰 在渔民的神灵信仰中,作为海神信奉的主要有龙王、天后(海神娘娘)、以及海生动物鲸鱼、海鳖等。 1、龙王 龙王是中国渔民最早崇信的海神。至少在唐代,威海地区就建有龙王庙。威海刘公岛上有建于明代末年的龙王庙,庙内有前后殿和东西厢房,庙前有戏楼,用来举行庆典和祭神仪式,正殿中间有龙王塑像,左右站列龟丞相和巡海夜叉。 在威海地区的一些偏僻岛屿和渔村,龙王庙更是当地渔民必不可少的信仰场所。这些龙王庙与上述龙王庙相比规模要小得多,历史也不可考,一般都是用石头搭成,和村里的土地庙相似,但比土地庙要高、要大,石头都是经过加工的料石,比土地庙堂皇得多。龙王庙内大多坐有龙王石像或泥塑像。 对龙王的祭祀仪式主要有第一次出海前的祭海,以及龙王生日等特殊日期。 2、天后(海神娘娘) 天后,即南方所称的妈祖,威海地区渔民普遍称其为海神娘娘或娘娘。山东最东端的部分渔民把渔船归航称为归山,因此把天后也称作归山娘娘。天后信仰,起源于南方,明清以来,随着南北海上航运的开展逐步传到北方,并成为沿海渔民普遍崇信的海神之一。 威海地区凡主要航海码头、重要渔港,甚至较大的渔村都建有天后宫。现在仍然保存比较完好的天后宫有荣成市石岛天后宫(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676年始建)各地天后宫的建筑虽然受到条件的限制,繁简不同,但基本格局都是一致的。庙内建筑均为前殿后寝,前面是供奉神像的大殿,大殿之后是布置成女性起居室样式的寝室;庙门之外有小广场,对面是筹神唱戏的戏楼。 威海地区渔民对天后的信仰十分虔诚。在渔民中,流传着许多有关天后显灵救遇险渔民于危难之中,其中以娘娘送灯的传说最为典型。这些传说的传播者,或说是其亲身经历,或者确指、地点、船只、人员,言之凿凿,传达出他们对于天后神异能力的崇信心理。从有的学者所采录的关于天后显灵的口述中,也可窥见渔民天后信仰之一斑。 正因为有这些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更加深了民众对天后的崇信程度,并且在民间形成了许多围绕着天后进行的祭祀活动。另外,还形成了一些反映民众信仰的民俗事象,如送愿船、送灯、送衣物等。 3、民间仙姑 ?威海地区的渔民中,至今还流传着一些与海洋航行、渔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仙姑的传说,这些仙姑的传说中,有部分情节与天后的事迹相仿。当地渔民把这些仙姑当作海神来信奉,有的地方还立庙定期举行祭祀活动。 威海市环翠区望岛村的西面,有一座被当地群众称为仙姑顶的山峰,山顶有一座仙姑庙,里面供奉着一位民间仙姑。仙姑庙始建于宋代,清代重修,1992年又重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民间仙姑传说中主角郭仙姑、刘仙姑或刘公、刘母,虽然是传说人物,或者虽然有真人作为依据,但其主要事迹却是后人附会上的。这些仙姑,在渔民心目中的作用是和龙王、天后一样的作用:救助危难,保佑平安。 4、鲸鱼与海鳖 威海地区渔民还把鲸鱼和海鳖当作海神来祭祀,这是把海生动物作为海神崇拜的信仰现象。 威海地区渔民称鲸鱼为赶鱼郎,有的地区还称其为老赵、老人家。称鲸鱼为老赵,是因为鲸鱼能给渔民带来收获,类似于遇到了财神。山东民间信仰的财神中有一位是赵公明,老赵的称呼便是从赵公明而来。称鲸鱼为老人家则是一种比较亲近的称呼。把鲸鱼叫做赶鱼郎,这种称呼非常形象。因为鲸鱼在海中追食鱼群,渔民随其后撒网,一定会获得丰收威海地区渔民把见到鲸鱼称为龙兵过或过龙兵。按照荣成渔民的说法,过龙兵时,走在最前面的是押解粮草的先锋官对虾,它所押解的是成群的黄花鱼和鲩鱼;先锋官后面充当仪仗的是对子鱼,仪仗队后面是夜叉,龙王坐着由十匹海马拉着的珊瑚车,鳖丞相在车左边,车两边就是各四条大鲸鱼,俗称炮手,由它鸣炮前进。渔民在海里捕捞作业时,遇到龙兵过,都要停止作业,举行祭祀仪式。 荣成的渔民在海里作业时最崇敬海鳖。据说,海鳖善于变化,能够给人以祸福。所以,渔民作业时允许捕捞海龟,但万万不能得罪海鳖。渔民说它有时爬到网上,看似只有碗口大,可是下水后眨眼就变得比碾盘还大。凡见到海鳖,不仅要烧香烧纸,还要磕头祷告。海上作业的人都忌讳说鳖,叫它老人家、老帅、老爷子。有些习惯也由它而来,如渔船下锚时,首先要高叫一声:给锚了!喊过之后,稍停片刻再将锚掀进海里,据说就是怕伤着海鳖,叫它避一避。 除上述海神之外,在威海地区,还把一些与海洋有关的历史英雄人物,如秦始皇(他曾三次东巡,三次都来到山东东部沿海,荣成建有始皇庙)、邓将军(甲午中日海战中殉国的邓世昌)等,也被渔民当作实际上的海神来供奉。 海神与祭祀仪式 对于海神的信仰与崇拜,贯穿于威海地区渔民生产、生活的整个过

文档评论(0)

ywqa2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