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取样员检测培训技术总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GB50202建筑地基基础回填取样批量为: 1)基坑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点; 2)基槽每10~20 50~100m2应不少于1个点; 3)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1个点; 4)对灰土、砂、砂石、土工合成材料、粉煤灰地基等,每单位工程不少于3点;1000m2以上的工程每100m2至少1个点,3000m2以上的工程,每300m2至少1点。 3、环刀法取样注意事项:教材P102 4、技术要求:满足设计要求或按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教材P103 十四 市政道路工程检测 (一)市政道路工程按工序划分为:路基、垫层、基层、面层、附属构筑物等。 路基:道路的基础,土路基、粉煤灰路基、石灰土路基 垫层:介于路基和基层之间的层次;砂粒垫层、级配碎石垫层 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部分。石灰土、石灰粉煤灰土、级配碎石、水泥稳定碎石、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及沥青稳定碎石等结构); 面层:直接同行车和大气相接触的表面层次(水泥混凝土与钢纤维混凝土、沥青混凝土与沥青玛蹄脂碎石及再生沥青混合料等)。 附属设施:侧平石、雨水井、隔离带等。 (二)检测项目:压实度(干密度)、回弹弯沉、路面厚度、路面平整度、抗滑性能、渗水系数(沥青路面)。 (三)取样要求 1、压实度(或干密度) 路基:每1000m2测3点,环刀法测定; 垫层:每1000m2测1点,用灌砂法测定; 基层:每1000m2测1点,除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用钻芯法测定,其余结构种类用灌砂法测定。 面层(沥青面层):每1000m2测1点,用钻芯法测定。 2、回弹弯沉(教材P243) ①路基(快速道):每车道、每20m测1点,贝克曼梁法测定; ②基层:每车道、每20m测1点,贝克曼梁法或自动弯沉仪测定; ③ 面层(沥青面层):每车道、每20m测1点,贝克曼梁法测定; 3、路面厚度 垫层:每1000m2测1点,用挖坑法测定; 基层:每1000m2测1点,用挖坑法测定; 面层:对水泥混凝土板厚度,每车道100 m 测1点,用钻芯法测定;对沥青混凝土面层,每1000m2测1点,用钻芯法测定; 4、路面平整度 路基(土路基):每车道、每20m 测 1点,用3m直尺测定; 垫层:每车道、每20m 测 1点,用3m直尺测定; 基层:每车道、每20m 测 1点,用3m直尺测定 ; 面层 :用平整度仪,每车道连续检测;用 3m直尺法,每车道、每20m 测 1点 。 5、抗滑性能 水泥混凝土面层:测抗滑构造深度,每 200m 测 1点,用手工铺砂法测定 ; 沥青混凝土面层:测抗滑摩擦系数,用摆式仪法,每200m 测 1点;用摩擦系数测定车,全线连续检测。测抗滑构造深度,每200m 测 1点,用手工铺砂法测定 . 6、渗水系数 沥青路面:每200m 测 1点 粉煤灰 粉煤灰是从燃煤的电厂锅炉烟气中收集的细粉末,其颗粒多呈球形,表面光滑,色灰或淡灰,平均粒径8~20um,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l2O3、Fe2O3。因粉煤灰颗粒多呈球形的玻璃体,使混凝土易于流动,而且其表观密度比水泥小可增加水泥砂浆的体积,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粘性,从而改变了混凝土的工作性。同时粉煤灰对混凝土的抗化学腐蚀和抗渗性也有较大的提高,另外粉煤灰能有效的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掺量越多降低幅度越大。但掺粉煤灰混凝土的28d强度低于基准混凝土,所以掺粉煤灰混凝土的验收强度以60d或90d强度为佳。 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中将粉煤灰按照煤种分为F类和C类,F类是由无烟煤或烟煤煅烧收集的粉煤灰;C类是由褐煤或次烟煤煅烧收集的粉煤灰。 粉煤灰的细度、需水量比按照GB1596-2005执行,烧失量按照水泥化学分析方法执行。 细度的检验:和水泥细度的检验方法相同,只是筛孔为45um,筛网校正时用粉煤灰细度标准样品。筛析150个样品后进行筛网校正。 需水量比: 胶砂种类 水泥/g 粉煤灰/ g 标准砂/ g 加水量/ml 对比胶砂 250 ---- 750 125 试验胶砂 175 75 750 按流动度达到 130mm-140mm调整(L1) 需水量比 X= (L1/125)×100 GB/T2419-2005胶砂流动度的测定: 1、仪器:用跳桌、圆模(高60mm±0.5mm,上口内径70mm,下口内径100mm)。跳桌在24h内未使用,先空跳一个周期25次,圆模上配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