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家和谐思想对大学德育工作的启迪.pdf
第 10 卷 ·第 6 期
宿 州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Vo l. 10 , No .6
2 00 7 年 12 J o u r n a l o f Su z h o u Ed u c a t i o n I n s t i t u t e D e c .2 0 0 7
儒家和谐思想对大学德育工作的启迪
王晓玮 饶 国宾
( 南昌航空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63
摘【 要】和谐作为一个内洒极为丰富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是孺家孜孜以求的至高境界,也是现代文明的价
值 目标。在我国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健期、社会的转型期,充分发掘 、吸收和运用孺家宝贵的和谐资源,对这些思想进行审视
和梳理,对当前大学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1儒家和谐思想 大学德育 启迪
[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人 I文章编号11009- 8534(2007 06- 0047- 02
一、丰富而深刻的孺家和谐思想 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I[ 把内部的刃结、人际关系的和谐摆在
中国传统儒家向来强调和推崇和谐,其思想体系中蕴含 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 以及人之
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和谐理念 ,主要体现在人与 自身、人与 幼’[,切强调要推 己及人 、爱屋及乌。
人 、人与社会和人与 自然这四个方面。 3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 。强调明分使群、公平正义 ,重视
1、在人与 自身的关系上。主张人的身心之间的和谐。保持 整体和谐 的价值功能。荀子提 出 “群居和一”说: “人生不能无
平和、恬淡的心态 ,正确处理理与欲的关系。儒家肯定人们对 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1,,110
物质利益的正当追求,肯定人的正当欲求。孔子说: “富与贵, 又说: 人“何以能群? 日:分。分何以能行? 日:义。故义以分则和,
是人之所欲也。”,“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叩胆他 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n嗬 子认为,人类只有
又强调 “欲而不贪”闭反对放纵欲念 。他说: “君子有三戒:少之 合群 ,才能避免争斗,才能协调一致 ,并产生巨大的凝聚力。群
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老 居生活要以道义来确定职分,明确了各 自的职分,人们就会各
也,血气已衰,戒之在得。r(4P就是说,人们在追求情欲上,在 守职分而彼此和谐,大家万众一心,就能战胜一切。同时,强调
追求物质利益上 ,要掌握中和的原则,要保持平衡谦和的心 社会的公平正义,“丘 电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
态。儒家认为,生死和富贵是人们可遇而又不可求的,死“生由 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u,注意到分配正义、社会公
命 ,富贵在天”,但是人的道德和学问却可以通过努力学习而 正问题,反对贫富过于悬殊: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获得 ,“活养须用敬 ,进学在致之’(5l。孟子认为要达到 “天人合 讲信修睦’,[A的教育公平和机会平等的思想。孟《子》书中多次提
一”,就应该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 ,修身以 到的要保证利民不饥不寒,五十以上的人有丝绵袄穿,七十以
俊之 ,所以立命也”。门一个人如果能保存他的本心,修养他的 上 的人有肉吃的社会救济、养老的思想等等。
善性 ,以实现天道的要求 ,这就是安身立命了。 4 、在人与 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
2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提倡宽和处世,追求人际关系和谐 识 自然,,尊重 自然,保护 自然,而不能破坏 自然。儒家对天人合
的大 同社会 。儒家传统道德的基本原则最具特色的 “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