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巴戟天
巴戟天,根呈扁圆柱形,略弯曲。生长于山谷林下,分布于中国南方等地,
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
一、形态特征
巴戟天,又名:三
蔓草 (《唐本草》),
不雕草 (《日华子本
草》),鸡眼藤、黑藤
钻、糠藤、三角藤。
缠绕或攀缘藤本。
根茎肉质肥厚,圆柱
形,支根多少呈念珠
状,鲜时外皮白色,干
时暗褐色。有蜿蜒状条纹,断面呈紫红色。茎圆柱状,有纵条棱,小枝幼时有褐
色粗毛,老时毛脱落后表面粗糙。叶对生,长椭圆形,长3~13 厘米,宽1.5~5
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全缘,下面沿中脉上被短粗毛,叶缘常
有稀疏的短睫毛;叶柄有褐色粗毛;托叶鞘状。花序头状,花2~10 朵,生于小
枝顶端,罕为腋生;花萼倒圆锥状,长3~4 毫米,先端有不规则的齿裂或近平
截;花冠肉质白色,花冠管的喉部收缩,内面密生短毛,通常4 深裂;雄蕊4
枚,花丝极短;子房下位,4 室,花柱2 深裂。浆果近球形,直径5~9 毫米,
成熟后红色,顶端有宿存的筒状萼管。花期4~5 月。果期9~10 月。
二、药品属性
1、入药部位
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根。
2、性味归经
【性味】辛甘,温。
① 《本经》: “味辛,微温。”
② 《别录》: “甘,无毒。”
③ 《日华子本草》: “味苦。”
【归经】入肝、肾经。
① 《雷公炮制药性解》: “入脾、肾二经。”
② 《本草新编》: “入心、肾二经。”
③ 《本草经解》: “入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
3、用法用量
内服:熬汤,1.5~3 钱;入丸、散、浸酒或熬膏。
4、服用注意
阴虚火旺者忌服。
① 《本草经集注》: “覆盆子为之使。恶朝生、雷丸、丹参。”
② 《本草经疏》:“凡病相火炽盛,便赤,口苦,目赤目痛,烦躁口渴,大
便燥秘,法咸忌之。”
③《得配本草》:“火旺泄精,阴虚水乏,小便不利,口舌干燥,四者禁用。”
5、炮制方法
①巴戟天
拣去杂质,用热水泡透后,趁热抽去木心,切段,晒干。
②制巴戟
取甘草,捣碎,置锅内加水煎汤,捞去甘草渣,加入拣净的巴戟天,煮至松
软能抽出木心时 (此时余汤不宜多),取出,趁热抽去木心,晒干。(每巴戟天
100 斤,用甘草6 斤4 两)
③盐巴戟
取拣净的巴戟天,用盐水拌匀,入笼蒸透,抽去木心,晒干。 (每巴戟天
100 斤,用盐2 斤,加适量开水化开澄清)
④使用巴戟天时,须用拘杞子汤浸一宿,至稍软漉出,再用酒浸一伏,再漉
出,用菊花一同熬至焦黄,除去菊花,用布拭干用。
⑤用酒浸一宿,锉焙入药,如急用,只用温水浸软抽去木心用。
三、药材鉴别
1、药材性状
干燥的根呈弯曲扁圆柱形或圆柱形,长度不等,直径约1~2 厘米。表面灰
黄色。有粗而不深的纵皱纹及深陷的横纹,甚至皮部断裂而露出木部,形成长约
1~3 厘米的节,形如鸡肠,故土名鸡肠风。折断面不平,横切面多裂纹;皮部
呈鲜明的淡紫色,木郎黄棕色,皮部宽度为木部的两倍。气无,味甜而略涩。以
条大、肥壮、连珠状、肉厚、色紫者为佳。条细瘦、肉薄、色灰者质次。
2、真伪鉴别
市场上常见的用来假冒巴戟天的有以下几种:
①羊角藤
为茜草科植物羊角藤的干燥根或根皮。圆柱形,略弯曲,长短不等,直径5~
15 毫米。表面灰黄至灰棕色,有的微带紫红色,较粗糙,具纵皱纹或横纹;有的
皮部断裂而露出木部,但不似连珠状。皮薄而稍易剥落。断面皮部厚1~4 毫米,
灰黄棕至灰紫色。木部较粗,呈放射状,直径3~9 毫米,黄棕色,质坚韧。无
臭,味淡微甜。
②虎刺
根呈圆拄形,中间常分数节,有的加工压扁,长短不等,较巴戟天为短,表
面棕褐色或黑褐色,主要鉴别的要点是虎刺是从节痕处横裂露出木质心,形成长
短不等的节状如连珠,是自然形成的,与人工槌扁的巴戟天完全不同,皮坚硬,
味苦微甜。
③双华巴戟
为茜草科植物假巴戟的干燥根或根皮。圆柱形,略弯曲,长短不等,直径5~
25 毫米。表面灰棕或暗褐色,较粗糙,具纵皱纹或横向裂纹;有的皮部断裂而
露出木部,但不似连珠状。皮薄而稍易脱落。断面皮部厚1~2 毫米,棕或紫棕
色。木部较粗,呈放射状,直径4~14 毫米。质坚韧。无臭,味淡微甜。
3、应用鉴别
巴戟天为茜草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巴戟天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七律二首 送瘟神》-中职语文高二同步课件精选(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pptx VIP
- 高考蓝皮书·物理试题分析2025.docx VIP
- 综合实践活动 开学第一课 2024-2025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开学第一课课件.pptx VIP
- 高标准农田监理大纲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doc
- 小儿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pptx VIP
-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完整整套教学课件.pdf VIP
- 技术标投标文件监理大纲.doc VIP
- 2025 年成都市三年级数学秋季开学摸底考 - 冲刺卷及答案(北师大版).docx VIP
- 最新2025年《初中初三开学第一课》全文.pptx VIP
- 姓氏的由来演讲课件(张姓).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