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明:北宋商人的长途贩运与商品经济的发展.pdfVIP

周建明:北宋商人的长途贩运与商品经济的发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建明:北宋商人的长途贩运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 34 卷  第 1 期   J OU RNAL OF GUAN GXI N ORMAL UN IV ER SI T Y   1998 年 3 月 20 日 北宋商人的长途贩运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周  建  明   摘  要  北宋时期 ,随着漕运业的大发展及赋税政策的改变 ,在运输业中粮食 、茶叶成为商 人长途贩运的大宗商品 ,秦汉以来流行的“千里不贩籴”的经营思想被打破了。商人们长途贩粮 、 贩茶 ,不仅加强了南北之间的经济联系 ,扩大了商品流通范围 ,而且使农业生产地域专门化的趋势 得到加强 ,给自然经济带来冲击 ,从而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关键词  北宋商人 ;长途贩运 ;商品经济 ;漕运业 北宋是一个漕运业大发展的时代 ,随着漕运业的发展 ,在运输业中出现了一种新现象 ,粮 食 、茶叶已成为商人长途贩运的大宗商品 ,秦汉以来流行的“千里不贩籴”的经营思想发生了根 本性的变化 。为何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经营思想到北宋开始被商人所舍弃 ? 这种现象给 北宋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 探讨这些问题 ,无疑有助于促进我们对北宋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 , 对此迄今尚无专文论述 ,本文意在这方面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 一 商贾转运贸易 ,古已有之 ,早在秦汉时期 ,便已是“富商大贾 ,周流天下”。然而在当时能够 进入长途流通领域的 ,只有金银珠玉之类的奢侈品。古代社会交通工具简陋 ,运输条件恶劣 , 这类商品体轻价昂 ,便于远途运送 。因此 ,长期以来 ,从事转运的商人便恪守着一条不成文的 法则 :“百里不贩樵 ,千里不贩籴”①。粮食这种大宗的日常生活用品 ,其交易往往只能是在产 地及附近地方进行 。历代政府虽也通过漕运从产粮区转运一些粮食到京都 ,但都限于政府组 织的官运 ,一般商人则不敢问津 。随着南北大运河的开通 ,隋唐时期 ,漕运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 漕运的地位 日益重要 ,但汉人提出的“百里不贩樵 ,千里不贩籴”的转运原则 ,唐人基本上也还 是恪守的。唐都长安 ,距山东或江淮产粮区都甚远 ,而且南方粮食运到长安 ,途中还需经过砥 柱 、三门峡等险要地段 ,那里水流湍急 ,“岁漕经底柱 ,覆者几半”,漕船过三门峡 ,往往是“十存 一二”②,因而除政府施行行政手段 ,用强制性的方法输送漕粮以保证京都的粮食供应外 ,商贾 们是避而远之的。但是到北宋时期 ,随着漕运的发展 ,商贾们则置流行数百年的“千里不贩籴” 的转运原则而不顾 ,争先恐后地挤上长途贩粮的征途 。“富商大贾 自江 、淮贱市禾亢稻 ,转至京 师 ,坐邀厚利 。”③如遇江浙一带丰收 ,粮食价格低廉 ,运粮船队更是“舳舻衔尾 ,入凑京都”④。   本文于 1996 年 4 月 15 日收到 。 82 商贾由江淮贩粮到东京出售 ,这种千里迢迢的长途贩运 ,表明商品流通的种类增多了 ,商品经 济的发展又增加了新的内容 。而在北宋以前 ,这种情况则几乎没有出现过 。为何过去那种“千 里不贩籴”的经营思想到宋代开始发生变化 ,被转运商人所舍弃 ,转而变成“自江 、淮贱市禾亢 稻 ,转致京师”,这其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农业生产的发展 ,稻谷产量的大幅度增长 ,是商贾长途贩粮的物质基础 。在唐代发展的基 础上 ,北宋时期江南地区垦田面积有了进一步的扩大 ,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各种圩田、山田、 湖田、沙田、葑田大量出现 ,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也不断地增加 ,当时的“吴 、越 、闽、蜀 ,其一亩所 出 ,视他州辄数倍”⑤,而且稻谷在粮食作物中的比例已居于首要地位 ,而粟麦则退居其次 ,在 江南东、西路 ,“禾亢稻之利 ,岁给县官用度 ,盖半天下之入焉 。”⑥由此可见 ,北宋时期江南已成 为全国的商品粮基地 ,它不仅为政府提供了大量的漕粮 , 同时也为商贾提供了丰富的粮源 。 仅有大量的粮食 ,没有发达的漕运业 ,商贾们也仍然难以把粮食运往远地销售 。谷物是笨 重且单位价值较低的物资 ,长途贩运尤为不便 。一艘可装 400 石的漕船 ,按北宋时期偏于中等 的价钱计 ,每斗 60 文 ⑦,则 400 石粮不过合 240 缗钱 。若是奢侈品 , 同样载重量的船其装载物 的价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