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酒文化.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酒文化

2012年第9期                山 东社 会 科 学                   No.9  总第205期               SHANDONGSOCIALSCIENCES              GeneralNo.205 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酒文化 葛金平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潭 411100) [摘要]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诗与酒形成不解之缘,并演化为中华文化的一种传统。借 助酒的催生、烘托与陪衬,中国古典诗词获得了广阔的创作空间,散发出深厚的文化意蕴与无 穷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古典诗词;酒文化;艺术空间 [中图分类号]I207.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2]09-0096-03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诗词与酒形影相伴,二者的结合好比才子配佳人,有一种天作之合的缘分。中国 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言志”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又是一个酒的国度,酒文化历史悠久,饮酒活 动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文人雅士饮酒品酒的偏好,注定了中国古典诗词与酒之间的不解之缘,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饮酒题材可谓源远流长,酒文化一直对中国古典的诗词创作产生重要的影响,贯穿着 整个中国古典诗词的历史,与之有关的名篇佳作也就不计其数。 一、古典诗词蕴含着丰富的酒文化 古典诗词文化与酒文化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朦胧隐约,空灵飘逸,后者醇香浓 郁,热情奔放。酒,是诗源文泉,是性情的载体。就文人雅士而言,酒是神品妙物,当美酒勾兑到诗歌之中,诗 歌便让酒的形象临风若仙,美酒也使得诗歌芳香醉人。 早在三千多年前,《诗经》305篇中,酒融入诗的作品达到44篇。如《鹿鸣》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战国时期屈原笔下的《楚辞》也有 多处描写酒的诗句:“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九歌 ·东皇太一》);“操余弧兮反沦降,授北吉兮酌 桂浆”(《九歌 ·东君》)。汉乐府民歌中有许多作品与酒有关,如《相逢行》中极力描写了富贵之家豪华的酒 宴场面:“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堂上置槽酒,作使邯郸倡。中庭生桂树,华灯何煌煌……”。在魏晋以 前,酒与礼息息相关,“礼”与“醴”相通,备醴酒以行礼,藉以表达人道之醇厚真挚。礼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是 等级秩序的标志,是为人处世、人际交往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一个具有国家管理功能的体系。而酒则被视为 神圣的物质,酒的使用是庄严之事,非祀天地、祭宗庙、奉佳宾而不用。酒文化折射、演绎和传播着现实社会 的道德风尚和文化规则,酒文化所传播的不是单纯的礼,而是通过礼来传播“德”———这是中国酒文化核心 中的核心。中国酒文化既是“德”的完整体现,同时也对“德”起到强大的传播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 酒其实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独一无二的综合载体。 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是古代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一段大动荡、大混乱时期,整个社会陷入一种无秩序 的混乱状态,统治者内部相互倾轧,争权夺利,外部征战连年,饿殍遍野。此时,酒作为秩序和仪礼的形象大 大消退了,成为了人们作为逃避苦难现实、寻求自我人生超脱和表达社会理想追求的工具。借酒麻醉自我、 躲避现实成为一种时尚,是否饮酒甚至成为判断一个人能否称得上“名士”的时代标准。《世说新语 ·任诞 篇》有这样的记载:“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以曹氏 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以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正始文学,和田园诗派大诗人陶渊明,他们虽然文  收稿日期:2012-04-18  作者简介:葛金平,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96 学主张不同,作品风格各异,但却都留下了与美酒有关的千古佳作。建安诗人通过饮酒,倾吐出慷慨悲凉的 生命之歌,酒成为他们认识自我,并试图超越自我的手段和工具。如曹操的《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 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诗歌气魄宏伟,感情充沛,表现出 统一天下的雄心和进取精神。“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慨叹,至今读来,犹觉豪气逼人。 曹魏正始时期,社会政治黑暗,许多大夫文人采取了避世自全的生活态度,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 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当时山阳县的竹林之中,不问政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