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成品油定价机制处于“休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成品油定价机制处于“休眠”.doc

浅谈成品油定价机制处于“休眠”   摘要:总投资达151亿元的中国石油广西千万吨炼油工程正式竣工投产,这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广西千万吨炼油工程是国家炼油工业“十一五”规划中的重点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51亿元,是广西迄今为止单项投资最大的项目。项目主要包括10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35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220万吨/年连续重整、220万吨/年蜡油加氢裂化等十余套主体生产装置,以及公用工程、罐区、码头及码头库区、铁路专用线等配套工程。   关键词:国际油价;三地原油;机制休眠   中图分类号:F4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0-0204-01      工程投产后,每年可向我国西南地区供应830万吨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等燃料,以及90万吨聚丙烯、芳烃、苯、甲苯、混合二甲苯等石化产品,将大大缓解西南地区成品油短缺的局面,填补西南地区无大型炼油厂的空白。   一、成品油定价机制处于“休眠”   中国最大的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石油/CNPC)、伊拉克国营米桑石油公司及其合作伙伴日前邀请国际能源公司投标向伊拉克拥有41亿桶石油储量的哈尔法亚油田(Halfaya oilfield)提供一个液化石油气(LPG)压缩装置。招标的截止日期是10月9日,而报价在投标截止日期以后的90天内将继续有效。路透社获得的一份招标文件的复印件显示,中标公司在这套LPG压缩装置的安装、启动和试运转期间应提供工作现场指导和技术支持。   伊拉克米桑石油公司的一名官员9月13日说,来自哈尔法亚油田的液化石油气将转到伊拉克国营南部石油公司来满足国内的需求以及发电厂的需求。   身为淄博当地一家大型资讯网站的成品油分析师,尽管在这个岗位上,王已度过了5个春秋,但眼下的国内成品油行情还是让她摸不出任何头绪。   恼人的国际油价事实上,伴随前述迷茫持续多日,类似这样的抱怨也不止一次出现,即便是在国际油价继续上涨的日子里,统计显示,继纽约市场国际油价10日飙升3%之后,国际油价13日再次上涨至77.3元,上涨1.1%。而王华英提供的另一则统计数据表明,以5月28日为基准期的话,目前三地原油移动变化率达-3.78%。“从这两则数字不难分析,不断上涨的国际油价也使得之前逼近-4%调价红线的三地原油移动变化率再次拉远。”王华英说。   而这样的情形在过去的3个多月中,已经发生多次。距离最近的一次国内成品油零售价调整发生在6月1日。“如今3个多月过去了,油价变动也超过70多个移动工作日,这期间,虽然三地原油移动变化率多次越过‘+/-4%’的调价红线,但国际油价的下行或上行又使得调价窗口不得不又关闭起来。”王表示。按照她的说法,以6、7俩月为例,根据她的预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3次打开,但3次都没有在市场中得以应验。   二、发改委和误差   实际上,这并不是最为糟糕的事情。在王华英们看来,国际油价的涨跌,他们完全可以从繁琐的市场信息中去勾勒它的未来,但如果是官方人为地推迟调价时间,那就另当别论。“说句行话,如今的发改委越来越不按常理出牌。”王华英说。“不按常理出牌”自有其因,每一次油价的待涨或待降后的转向都会在更大范围内引发涟漪。而在成品油分析师们看来,这中间,对成品油涨跌规则有绝对发言权的发改委自然难辞其咎。“每次他们(指发改委)似乎在故意地拖延调价的时间,尽管每次拖延的理由都十分充分。”王华英说。   当然,拖延的理由有很多,比如“市场主观臆测”、“机构数据失实”等等。针对上述理由,王华英无数次地计算、推敲后发现,即便机构预测的数据与官方存在误差,“但熟知新成品油定价机制的人都知道,再大的误差,也不会造成3个多月内,官方与市场的数据存在如此之大的分歧。”   对于这样的现实,外界还有两种说法:一是发改委为减少成品油市场的炒作、投机行为,而故意不按常理出牌;二是,发改委为维护石油巨头利益,而人为拖延调价步伐。   定价机制休眠了?“每次的预测,每次‘失准’”,对于成品油分析师而言,是一个难堪的话题。 “我们希望定价机制赶快出台,这样的话,我们的日子还好受点。”王华英说。 而就现实而言,3个多月未曾变动的油价背后,国内新成品油定价机制似乎已经休眠。 这样的窘境让具有官方背景的新华社也在6日不得不发文称:“与去年相比,今年国家在成品油调价的时点操作上比较模糊,市场上下调油价的舆论预期屡次落空”。   事实上,这样的落空并非首次,去年11月初至2010年3月底,国内成品油价格就曾纹丝不动。“如今,历史再度重现。国际原油价格在每桶70美元到80美元之间震荡,而与国际油价紧密接轨的国内油价却未‘随波震荡’。”她说。   调价正在减速,机制也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