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渊明诗歌艺术成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陶渊明诗歌艺术成就.doc

浅谈陶渊明诗歌艺术成就   摘要:陶渊明生活在追求辞丰饰美的晋宋时代,然而他的诗却能独树一帜,另辟蹊径,形成陶渊明独有的清新自然的风格。   关键词:陶渊明;意境;平淡自然   中图分类号:I2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043-02      陶渊明(365―427)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诗人、散文家。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卒后世称“靖节先生”。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到陶渊明时,家境已没落。陶渊明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经的影响,有“大济苍生”之志。当时,反动的门阀制度发展到了顶点,门阀士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出身于庶族寒门的人则遭到无理的压抑。陶渊明的曾祖陶侃虽以军功取得晋朝的高官,但本身并非门阀士族。到了陶渊明时代,连这样的家世也没落了,他自然得不到社会的重视。东晋政治又极端的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十分尖锐。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陶渊明29岁才出仕,以后十多年里,他五次出仕,都不过是祭酒、参军等职,不仅济世的抱负无法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在老庄思想和隐逸风气盛行的影响下,陶渊明早年便有爱慕自然,企羡隐逸的思想。41岁时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地走上了归田的道路。   陶渊明的诗歌在他所生活的年代并无多大影响。东晋时代,称霸诗坛的是孙绰、许询等人玄释合流的玄言诗,继而是谢灵运“富艳难踪”的山水诗,而陶渊明平淡自然的田园、咏怀诗,并未能跻身大雅之堂,引起时人的关注。颜延之的《陶徵士诔》就是很好的历史证据。直到宋以后,陶诗才渐渐被人重视。苏轼的“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苏轼《与苏辙书》)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为陶诗质朴中寓华美、平淡中寓丰满的风格作出独特的评价。无论前人的褒贬,本文试就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表达个人的一些见解。   一、点――比兴、对偶、设问等传统艺术手法的继承与创新   陶诗大量运用比兴、对偶等表现手法,并将这些表现手法融入到作者的主观观赏中,使之成为一体,从而创造出不朽的艺术篇章。如《归园田居》(其一)紧扣“归”,运用大量的对偶句,详细罗列入目所见景物。“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对偶很多很长,但一点也不堆砌,并无半点拼凑痕迹,表达诗人归来的欢欣。再如《拟古》(其三)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从横舒。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首句用气象起兴,紧接着以物候作比,且运用叠字,但并无穿凿之痕迹,似脱口而出,随手拈来。   陶诗的种种传统表现手法的熟练运用,使诗的意境拓展,达到“言有尽意无穷”的境界。叶燮《原诗?内编下》言:“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再如《饮酒》(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即用设问句,自问自答。像这样的例子在陶诗里不胜枚举,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在陶的笔下,成了随手拈来的道具,对于表现诗人的志趣、喜好、彷徨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面――善于营造意境美    陶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取景,在他的笔下,田舍生活亦生趣盎然,田园风光亦雄浑天成。我们读陶诗,眼前不禁浮现出一幅幅美妙的画卷。如《时运》写会稽兰亭修禊之事,“花药分列,林竹翳如。清琴?M床,浊酒半壶。” 这四句描摹庭园景色和室内陈设。我们的目光跟着诗篇取景的镜头,看到分列小径两旁的花卉药草,交相掩蔽的绿树青竹,床头一张古琴、半壶浊酒,不是清楚地感受到一幅静谧的画卷了吗?再如陶渊明在归田后的第五年和第十一年写的《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和《丙辰岁八月中于下??田舍获》,如题目所标示的,这两首诗都是写收获的,又是两幅秋收图,所不同的是,两首诗里表现出诗人盼望收获又忧患无获的患得患失的心情和稼穑的淡淡的苦。可见,陶渊明的善于营造意境美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在不经意的娓娓道来中,含蓄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正和陶渊明的为人一样。因此读来韵味隽永,越读越觉的它美。试看《劝农》诗中的一节:“熙熙令音,猗猗原陆。卉木繁荣,和风清穆。纷纷士女,趋时竞逐。桑妇宵兴,农夫野宿。”这里呈现出一幅和平的农作图,实际是把中国农村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特点加以美化的结果。   三、总体风格――平淡自然   历来研陶学者对陶诗平淡自然风格都是有目共睹、毋庸置疑的。其实,他的这种平淡自然的风格并不为所有人赞许。钟嵘“世叹其质直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