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车间工艺流程与危险源控制.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叶酸车间工艺流程与危险源控制

叶酸车间的工艺流程及危险源控制 摘要:通过对叶酸的生产工艺流程、厂区布置、生产设备进行分析研究,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的基础上,针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预防和减弱它们的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措施和管理对策,以达到最低的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工艺流程;危险源;控制措施 1 叶酸车间的工艺流程 叶酸(Folic acid)是维生素B复合体之一,相当于蝶酰谷氨酸(pteroylglutamic acid,PGA),是米切尔(H.K.Mitchell,1941)从菠菜叶中提取纯化的,故而命名为叶酸。有促进骨髓中幼细胞成熟的作用,人类如缺乏叶酸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以及白细胞减少症,对孕妇尤其重要。叶酸药用性很高,营养价值高,市场上主要销售叶酸片(叶酸含量为90%~110%)。 它的理化性质:呈黄色至橙黄色晶体或结晶性粉末,无臭,用热水可以重结晶得板状晶体,无明确熔点,约于250℃发生炭化,在酸性溶液中对热不稳定,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十分稳定;烹调损失率50~90%。 GMP车间(1楼用作GMP审核;2楼专门布置排风管路;3楼小型酸碱精制;)环合车间(2楼反应; GMP车间 (1楼用作GMP审核; 2楼专门布置排风管路; 3楼小型酸碱精制;) 环合车间 (2楼反应; 1楼收集产品;) 叶酸车间 (3楼食品级的碱精制; 2楼酸精制抽滤,碱精制投料; 1楼用烘房,出成品;) 盐酸溶液罐区 NaOH溶液罐区 环合产 品 出料 进料 5m 15m 投料 道 路 图1 叶酸车间厂区布置简图 额,产量高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三。叶酸的市场价格约65万元/t,所以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叶酸项目的生产也已经成为了改企业的支柱项目。 叶酸的生产原料有:对氨(或三氨)、轻质纯碱、焦亚硫酸钠、水和三氯丙酮溶液,分为四个工段:环合反应―→酸精制―→碱精制―→烘房烘干,在两个车间内完成,道路左边为GMP车间(连接着环合车间),另一侧为叶酸车间。由于叶酸车间不是集中分布的,故仅以简图参考。如图1所示: GMP车间的同侧为环合车间,环合车间作为整个生产的第一步,进行原料投产、反应、保温合成以及初步压滤。GMP车间是最先投产进行酸、碱精制的,相对于叶酸车间产量较小,长期生产导致内部设备腐蚀严重,一楼通风不良,加上年久失修,大部分已经弃用,现在GMP专门用于应对国外合作企业投资前的GMP审核。而叶酸车间的三楼是用于对食品级产品进行碱精制操作,车间进口右手侧有5只大型反应釜,编号1~3号为碱精制型,无编号的2只为酸精制型,5只反应釜左端都设有蒸汽管道及进气控制阀,右侧自上而下通入去离子水;进口左侧有6只反应釜,三只为碱精制(通碱液和工艺水),另三只为酸精制(通酸液和工艺水),同时还有3座悬于车间顶部的800L(标度为300L~800L)的真空计量罐对碱液进料进行计量;HCl和H2SO4溶液从两根粗细不同的管路进料(如图2); 碱 液真空计量罐区(123) 碱 液 真空计量罐区(123) 釜 3 同1 釜 2 同1 釜 1 工艺水 盐 酸 硫 酸 碱 液 放 空 墙 面 酸精制反应釜区 排气 排气 排气 图2 叶酸车间三楼左侧局部布置 二楼是对碱精制的产品进行投料,对酸精制产品进行抽滤(工作环境中刺激性气味较重,需要穿戴必要地防护用具,有时需带防毒面具),产品经过活性炭吸附褪色后通过升降机输往一楼;一楼拥有多台三足离心甩滤机,板框压滤机以及沸腾干燥器,对经过酸精制和碱精制的初成品进行最后的压滤、甩滤、粉碎及烘干。四道工序全部完成后,对最终产品取样,进行含量指标检测,合格则可进行产品包装,否则必须返工(由于厂里的生产指标通常均比客户订单要求高,所以一般不会出现返工情况)。所有生产车间均采用框架式结构,通风良好,门窗较多,主要是为了满足食品级要求。 由图3可以初步看出,只有环合、酸溶和碱溶段存在化学反应,用到大量的强酸强碱,存在较大的腐蚀危害性。且酸碱中和反应常伴有大量的放热,故反应釜的温度和PH值需要及时、精确地测量:工艺规定反应温度通过蒸汽加热进行控制,一般酸精制终点温度为83℃;碱精制的终点温度为40℃ 简单的工艺框图如图3所示: 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水、焦亚硫酸钠 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 水、焦亚硫酸钠 三氨基嘧啶硫酸盐 三氯丙酮 环 合 压 滤 酸 溶 抽 滤 碱 溶 压 滤 烘 干 粉 碎 包 装 叶酸成品 碳酸钠 图3 叶酸生产的工艺流程图 式1表明环合阶段有副产物CO2尾气产生,处于本质安全化的考虑,在反应釜,和废气吸收塔进行碱精制中和。 产品品质标准主要分为:水份、含量、残渣含量和产品规格。水份是影响产品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1t产品中M水份=8.35kg,厂内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