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微生物学 (Medical Microbiology)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室杨致邦 绪 论 本章重点: 1.微生物定义 2.三型微生物结构特点 3.八大类医学微生物及结构类型 2.结构分三型: 1)非细胞型 特点: 核酸 和蛋白质外壳组成 ,无典型的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 微生物种类:病毒 2)原核细胞型 特点: 有细胞结构,原始核,细胞器不完整。 微生物种类: 细菌、放线菌、 四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 立克次体) 3)真核细胞型 特点: 细胞结构完整,类似植物细胞。 微生物种类: 真菌 3.八大类医学微生物 四体、三菌、一毒。 四体: 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 三菌: 细菌、放线菌、真菌 一毒: 病毒 本章重点: 1.微生物定义 2.三型微生物结构特点 3.八大类医学微生物及结构类型 * * 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李凡,刘晶晶主编,医学微生物学(第7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4月 理论课:33学时 细菌学:18学时 2 结核杆菌、其它细菌 14 4 肠道杆菌、厌氧菌 13 4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球菌 12 4 细菌生理、遗传变异 11 4 绪论、细菌形态结构 10 学时 理论课的授课内容 周次 有 需要 4 四体、真菌、病毒 16 需要 4 白喉杆菌、厌氧菌 15 有 4 肠道杆菌 14 有 需要 4 致病性球菌 13 有 4 细菌的生长现象与消毒灭菌 12 需要 4 细菌形态观察 11 录像 显微镜 学时数 实验课内容 周次 实验课:24学时 上课时间:11-16周,临床一系:星期三下午 口腔: 星期三下午4:30 心理: 星期四晚7:00 检验: 星期五下午 地点: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室 前言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是感染性疾病的基础。 教学目标: 重点介绍临床常见的医学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感染和致病机制,防治原则。为临床医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 教学要求: 掌握重点内容,熟悉一般内容,了解进展。 特点: 古老的学科 充满斗争性的学科 不断发展的学科 贯穿了人类同疾病的斗争史。 医学微生物学: 1.古老: 1676年荷兰人吕文虎克第一次观察到微生物。 中医的“伤寒论” 鼠疫流行: 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死鼠。 ——司道南 传染病学 感染微生态学 医学微生物 医学免疫学 分子生物学 2.发展: 公元10世纪,中国人痘预防天花 “自唐开元之间,江南赵氏,始创鼻菌种痘之 法……。” 《牛痘新书》 “宋仁宗时,丞相王旦,生子俱死于痘。后生子素、招集诸医,探问方药。有四川人请见,陈说峨眉山有神医,能种痘,百不失一。” 《痘疹定论》 天花病人 天花病毒 18世纪欧洲天花病流行, 使6千万人死亡 人痘预防天花(公元10世纪) Edward Jenner用牛痘预防天花(18世纪末) 欧洲人争先恐后接种牛痘苗 最后一例天花患者(Ali Maow Maalin) 2009年:N1H1型流感 2006年:猪链球菌流行 2005年:禽流感 2004年:SARS 充满斗争性: SARS病毒灭活疫苗将首次在人体接种 1.新的病原微生物不断出现: 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猪链球菌等,HINI流感 2.旧的病原微生物死灰复燃: 结核病 3.人畜共患病的流行 疯牛病 三大感染性疾病流行: 1.艾滋病 2.乙型肝炎 3. 结核病 感染性疾病的流行趋势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