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1 岩石圈

第四节 地质灾害 一、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地陷灾害 (2)产生的危害 ①破坏地表或地下的建筑设施和生产、生活设施。 ②不利于建设事业和资源的开发。 ③沿海地区的地陷还容易引发海水倒灌,进而影响地下水的水质。 第四节 地质灾害 二、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一)一种主灾的发生可能会诱发其他的次生灾害 如地震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崩塌、洪涝、火灾、瘟疫等次生灾害。 第四节 地质灾害 二、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二)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关联性(以地震为例) 1.西南地区地处板块的交界地带,断裂构造发育,易发地震。 第四节 地质灾害 二、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二)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关联性(以地震为例) 2.地震大致山体断裂发育,岩层破碎,土质疏松;为滑坡、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四节 地质灾害 二、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二)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关联性(以地震为例) 3.以山区为主,①地形崎岖,起伏较大;②河谷众多;为滑坡、泥石流的发生提供可能。 第四节 地质灾害 二、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二)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关联性(以地震为例) 4.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多暴雨,容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第四节 地质灾害 二、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二)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关联性(以地震为例) 5.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加剧了滑坡、泥石流灾害。 图8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①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②山高、坡陡、谷深;③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坍、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④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第三节 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 二、矿产资源 (一)矿产资源的类型 类型 内容 世界分布 我国分布 金属 矿产 黑色金属 铁、锰、铬、 钒、钛 铁:巴西、印度、澳大利亚 铁:辽宁、河北、四川等 有色金属 铜、铅锌、锡、钨、铝 铜:安第斯山区; 锡:东南亚 钨:大余(赣);铜:东川(滇);铅锌:南岭山区、祁连山区; 铝:白色(桂);锡:个旧(滇) 贵重金属 金、银 金:南非; 银:墨西哥 金:招远(鲁) 稀土矿 稀土元素富集矿 ? 内蒙古的白云鄂博 第三节 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 二、矿产资源 (一)矿产资源的类型 类型 内容 世界分布 我国分布 非金属矿产 磷酸盐、 钾盐等 ? 钾盐:察尔汗、自贡 第三节 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 二、矿产资源 (二)我国的能源资源 1.面临的问题 (1)能源需求增长快,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2)能源的地区分布不均。 (3)能源的人均占有量少。 第三节 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 二、矿产资源 (二)我国的能源资源 1.面临的问题 (4)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5)能源的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6)能源安全问题。 第三节 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 二、矿产资源 (二)我国的能源资源 2.解决的措施 (1)政策措施 ①建立能源储备体系,适度加大能源的勘探和开采力度;②拓展能源的进口渠道;③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民的节能意识。 第三节 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 二、矿产资源 (二)我国的能源资源 2.解决的措施 (2)工程、技术措施 ①加快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建设;②因地制宜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③稳定发展核电。 第三节 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 二、矿产资源 (二)我国的能源资源 2.解决的措施 (3)产业措施 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高能耗工业的发展。 第四节 地质灾害 一、地震灾害 (一)地震灾害 1.地震结构图 第四节 地质灾害 一、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一)地震灾害 2.地震的相关概念 (1)震级 是指地震的大小;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 (2)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 ①震源:地震发生的地方;②震中 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③震源深度 震源到震中的距离;④震中距 观测点到震中的距离。 (3)烈度和等震线 ①烈度 地震的破坏程度;②等震线 烈度相等的点所连成的平滑曲线。 第四节 地质灾害 一、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一)地震灾害 3.地震的成因 容易诱发地震的地质构造为断层。 第四节 地质灾害 一、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一)地震灾害 4.地震的危害和预防 (1)危害 ①破坏地面、建筑物、山体等;②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海啸、洪涝、火灾、瘟疫等其他次生灾害;③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 (2)预防 ①加强地震的检测和预报;②加大对防震减震知识的宣传;③制定科学合理的地震应急方案等。 图12示意美国本土飓风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