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教育家评传于泉水先生整理中国教育史讲义.doc

西方教育家评传于泉水先生整理中国教育史讲义.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方教育家评传于泉水先生整理中国教育史讲义

中国教育史 一 教育的起源 二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 三 学校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随着生产工具的改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贫富差别和脑体分工,文字的产生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四 西周时学校已经发展形成了从地方到中央比较完备的学制体系。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乡有校、国有学,前四者为乡学,后者为国学。 五 中国奴隶社会的教育特点:政教一体、官师合一、学在官府。教育的目的是修己治人。教育的内容是:以道德教育为核心,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要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四个主要方面。 六 春秋战国时教育的特点是:官学的衰落,私学的兴起,养士之风盛行,百家争鸣。 七 孔子 1 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主要收集于《论语》。 2 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较为系统的民间教材是孔子编写的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 3 孔子开分科教育之先河:德行、言语、文学、政事。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4 孔子把人分为四等。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5 在教育对象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6 在教育目的上主张学而优则仕。 7 孔子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归结为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即掌握知识,进行思考,见诸行动,简称学、思、行。 8 孔子提出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可以概括成四项: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由博返约。 9 孔子的师德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热爱学生,无私无隐;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八 孟子 1 孔子之孙子思的学生,子思与孟子所代表的学派为思孟学派,被称为亚圣,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人生之乐。 2 孟子认为教育对社会的作用为:“得民心”;对个人的作用为“求放心”。 3 教育的目的为“明人伦”。人伦的具体内容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就是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4 “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 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孔子已开其端,孟子则加以系统化、理论化了。 5 孟子关于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自求自得、专心有恒、启发引导、循序渐进。 6 孟子在道德教育上提出的原则:持志养气、反求诸己、改过迁善、刻苦锻炼。 九 荀子 1 人性观: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 2 荀子认为教育对个人的作用是:化性起伪;对社会的作用是使“兵劲城固、国富民强”。 3 荀子把环境的影响称之为“渐”或“注错”,把个人的主观努力称为“积”、“积靡”。 4 教育目的是培养由士到圣人等各种治术人才。 5 教育的内容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6 荀子非常重视乐教。著有《乐论》一篇。主张在音乐教育中要注意区别“正声”和“奸声”。 7 荀子的教学原则和方法:首先,学与思的关系上,荀子特别重视“学”;其次,荀子把教学或学习的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并把行看作是学习的最终目标。此外,荀子教学重视对学生学习态度和思想方面的培养和指导,可以概括为:积微见著、积善成德;虚壹而静,专心有恒;解蔽救偏,兼陈中衡。 8 荀子认为教师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是:尊严而惮;耆艾而信;诵说不陵不犯;知微而论。 9 虚壹而静:“虚”即“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阻碍对新知识的认识和接受。“壹”,即专心研究某一问题,就全力以赴,不一心二用。“静”,即“不以梦剧乱知”,就是不能用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或者感情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想和正常的思维活动。只有虚怀若谷、精神专注、头脑清醒,学习才能取得成效。 解蔽救偏,兼陈中衡:所谓“蔽”就是对复杂的事物和现象缺乏全面了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解蔽之法,就是“兼陈中衡”。就是把所有事物都展示出来,摆列在一起,不偏执于某一事物和事物的某一方面,对事物作全面、广泛的比较、分析、综合,择其所是而弃其所非,以求如实地把握事物及其关系。 十、《学记》 1.名词解释 (1)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教育论著,对先秦时期的教育和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学的雏形”。 (2)养老与视学: 2.《学记》中的教学原则与方法: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逊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 3.名词解释 (1)藏息相辅:《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 (2)豫时孙摩:这是《学记》总结了长期的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教训,概括出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