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嵌入式处理器的基本结构(1) 微处理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通常由3大部分组成:控制单元、算术逻辑单元和寄存器。 嵌入式处理器的基本结构(2) 控制单元:主要负责取指、译码和取操作数等基本动作,并发送主要的控制指令。控制单元中包括两个重要的寄存器:程序计数器(PC)和指令寄存器(IR)。 算术逻辑单元:算术逻辑单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算术运算单元,主要处理数值型的数据,进行数学运算,如加、减、乘、除或数值的比较;另一部分是逻辑运算单元,主要处理逻辑运算工作,如AND、OR、XOR或NOT等运算。 寄存器:用于存储暂时性的数据。主要是从存储器中所得到的数据(这些数据被送到算术逻辑单元中进行处理)和算术逻辑单元中处理好的数据(再进行算术逻辑运行或存入到存储器中。 嵌入式系统硬件基础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和哈佛体系结构 CISC与RISC 存储器系统 CISC的背景和特点 背景:存储资源紧缺, 强调编译优化 增强指令功能,设置一些功能复杂的指令,把一些原来由软件实现的、常用的功能改用硬件的(微程序)指令系统来实现 为节省存储空间,强调高代码密度,指令格式不固定,指令可长可短,操作数可多可少 寻址方式复杂多样,操作数可来自寄存器,也可来自存储器 CPI 5,指令越复杂,CPI越大。 CISC的主要缺点 指令使用频度不均衡。 高频度使用的指令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执行时间,扩充的复杂指令往往是低频度指令。 大量复杂指令的控制逻辑不规整,不适于VLSI工艺 VLSI的出现,使单芯片处理机希望采用规整的硬联逻辑实现,而不希望用微程序,因为微程序的使用反而制约了速度提高。(微码的存控速度比CPU慢5-10倍)。 软硬功能分配 复杂指令增加硬件的复杂度,使指令执行周期大大加长,直接访存次数增多,降低了CPU性能。 不利于先进指令级并行技术的采用 流水线技术 RISC基本设计思想 典型的高性能RISC处理器 SUN公司的SPARC(1987) MIPS公司的SGI:MIPS(1986) HP公司的PA-RISC, IBM, Motorola公司的PowerPC DEC、Compac公司的Alpha AXP IBM的RS6000(1990)第一台Superscalar RISC机 CISC与RISC的对比 ARM体系的存储系统 ARM体系的存储系统 ARM体系的存储系统 小实验1 小实验2 i--和i++,++i和i++谁执行的快一些 #include 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time.h void?main(?void?) { ????long?i=1000l; ????clock_t?start,?finish; ????double?duration; ????printf(?Time?to?do?%ld?empty?loops?is?,?i?); ????start?=?clock(); ??? ?for?(long?int?z=0;zi;z++);? ????finish?=?clock(); ????duration?=?(double)(finish?-?start)?; ????printf(?%lf?seconds\n,?duration?); } 嵌入式处理器分类 嵌入式微处理器是嵌入式系统的核心。目前32位嵌入式微处理器是市场的主流。 32位嵌入式微处理器市场,我们可以发现超过100家的芯片供应商和近30种指令体系结构。 在1996年以前,最成功的嵌入式微处理器是Motorola公司的68000系列。此外嵌入式微处理器市场还包括其它体系结构,如Intel公司的I960,Motorola公司的Coldfire,Sun公司的Sparc,以及嵌入式X86系列平台。 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ARM公司的ARM系列、MIPS公司的MIPS系列等(其中ARM和MIPS都知识产权公司,把他们的微处理器IP技术授权给半导体厂商,由他们生产形态各异的微处理器芯片)。 嵌入式软件体系结构 无操作系统的情形 前后台系统(后台循环、前台中断) 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框架 硬件抽象层 硬件层和软件层之间为中间层,也称为硬件抽象层(Hardware Abstract Layer,HAL)或板级支持包(Board Support Package,BSP)。它将系统上层软件与底层硬件分离开来,使得系统的底层驱动程序与硬件无关,上层软件开发人员无须关心底层硬件的具体情况,根据BSP层提供的接口即可进行开发。该层一般包含相关底层硬件的初始化、数据的输入/输出操作和硬件设备的配置等功能。BSP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硬件相关性:因为嵌入式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