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种群复习.ppt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比较下列各组物种组成的多少? 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交错区,如海陆交界的潮间带、河口湾,森林与草地或农田交界的地带,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比相邻群落中多,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平原---山地 草地---林地 远离大陆的岛屿---大陆附近的岛屿 群落间的过渡地带---非过渡地带 * (1)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例如,我国北方的森林,主要是由常绿针叶树种组成,而南方许多森林的主要树种是阔叶乔木 (2)不同群落间种群数量和个体数量差别很大。 例如,在热带森林的生物群落中,植物种群以万计,无脊椎动物以10万计,脊椎动物种群以千计;但在冻原和荒漠的生物种群中,种群数量要少得多。 (3)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在生态学上,用丰富度来描述一个群落中种群数量的多少。 小结 * 四、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 捕食(predation):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的现象。 捕食 * 生物数量 时间 A B A B 特点:被捕食者与捕食者之间不同步变化的消长。 被捕食者:先增加先减少者 捕食者:后增加后减少者 被捕食者与捕食者相互决定数量的种间关系,相互制约双方的数量,被捕食者不会被捕食者淘汰。 被捕食者的数量通常高于捕食者的数量。曲线的波峰较高 被捕食者变化在前捕食者变化在后 * 竞争(competition):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于灭亡。 竞争 * A B A B C B A ★竞争实力悬殊 (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 生物数量 时间 生物数量 时间 ★竞争实力相当 (牛与羊) 竞争的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食物的重叠范围 竞争(实力相当)与捕食作用的比较 竞争是你增我减,同步进行 捕食是先增加先减少者,后增加后减少者,不同步进行 种群数量 时间 生物A 生物B 生物数量 时间 生物A 生物B 菟丝子 菟丝子与牵牛花同属于旋花科的植物,由于营寄生生长,叶片已退化成小鳞片状,也没有叶绿素,全体呈白色。被缠绕的植物作为寄主提供营养。 3、 寄生 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一方获利,另一方受害。 例如: 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 生物数量 时间 A 宿主(寄主) B 寄生虫 体表寄生 体内寄生 B A B A 特点: 寄生者一般给寄主造成慢性伤害,但不能立即杀死寄主(宿主)。 如果分开,寄生者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更好。 能量关系图 能量关系图 * 互利共生——“同生共死” 特点: 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或对一方有利但对另一方无害;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两种生物的这种关系叫互利共生(mutualistic symboisis) 。 藻类 光合作用 给真菌提供有机物 例如:地衣是藻类与真菌的共生体 真菌 吸收水和无机盐 供给藻类 其它实例: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白蚁与其体内的鞭毛虫 大肠杆菌与人 生物A 生物B 生物数量 时间 A B A B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同生共死” 能量关系图 五、群落的空间结构 :是指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1、 垂直结构 植物的分层: 动物的分层: 主要与光照有关 主要与食物及栖息场所有关 群落层次性越明显分层越多、群落中的动物种类也就越多。 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 2、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湿度的高低等环境因素影响,不同生物分布于不同地段的现象。 1)水平结构的特点: 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是镶嵌分布。 2)镶嵌分布的原因:群落内部环境因子的不均匀性 地形、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人和动物的影响等。 水平结构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1、群落演替有哪些类型?演替的大致 阶段如何? 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什么影响? 3、我国为什么要实行退耕还林、还草、 还湖? 本节聚焦 * 群落的演替类型 1.初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   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