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 中国室内设计史.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周 中国室内设计史

巢居、干栏 式建筑 ?二、巢居 如《韩非子·五蠹( dù )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及下游。 巢居——干阑式建筑 室内设计起源 从巢居到地面建筑的演化: 与北方流行的穴居方式不同,南方湿热多雨的气候特点和多山密林的自然地理条件自然孕育出云贵、百越等南方民族“构木为巢”的居住模式。 半坡村原始村落示意图 居民点的位置的选择 居民点的分区 居民点建筑的分布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农业的出现形成了固定居民点 原始居民点 干栏式建筑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全境和德宏州的瑞 丽,遮放坝子。干栏式住房以竹术为材料,木材作房架,竹子作檩、掾、楼面、墙、梯、栏等,各部件的连接用榫卯和竹篾绑扎,为单幢建筑,各家自成院落,各宅院有小径相通。房顶用草排或挂瓦。 我国现在壮族、布依族、怒族、傣族等等少数民族还有很多干栏式建筑。 有巢居启发而来的现代建筑 三、装饰与陈设:多为几何纹样,运用点、线和大小黑白疏密的层次关系 ①人面纹(人面和太阳结合) ②鱼纹(单体/复体)③植物纹 早在原始氏族社会的居室里,已经有人工做成的平整光洁的石灰质地面,新石器时代的居室遗址里,还留有修饰精细、坚硬美观的红色烧土地面,即使是原始人穴居的洞窟里,壁面上也已绘有兽形和围猎的图形。 仰韶文化彩陶人面鱼纹盆 鱼纹(单体/复体) 四、总结原始社会建筑装饰与室内空间发展情况 (1)旧石器时代 房屋和地面均用土制作,墙面用树枝排列,内壁抹上泥土。 (2)新石器时代 开始使用石灰,在墙面形成白灰面。新石器时代晚期,有了土坯墙。 出现席的前身(把地面泥土烘烤,在上面铺上兽皮或植物枝叶的编制物)。 将室内空间做了功能分割,火炕安排有进风槽(方形),入口处两侧设有通风短墙(圆形) (3)陈设(器具)出现并有装饰。开始出现陶器并有人面纹及动物纹,室内岩壁出现生活场景的刻画。 (4) 原始人穴居的洞窟里,壁面上也已绘有兽形和围猎的图形。 也就是说,即使在人类建筑活动的初始阶段,人们就已经开始对“使用和氛围”、“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同时给予关注。 上海大剧院 中国大饭店 餐厅 宴会厅 北京国际俱乐部 干阑式民居特色分析: 分桩式干阑和柱式干阑两个阶段 分类 这种在人工桩、柱上建屋的形式,在文献中被记载为“干阑” 分配地区 傣族、侗族、壮族、苗族、瑶族、景颇族、布依族、佧佤族等等 古代干阑式建筑下层是用许多木料搭成的一个平台,然后在上面建造房屋,上面的物屋架与底层的木架不是连为一体的,两者的固定式采用绑扎的方法。 结构形式 现今常见的干阑式建筑采用的是穿斗式结构,在排列较密集的桩、柱与地板梁和屋架梁、枋之间,多设置穿插构件。在构架的交接处,有捆扎改进为榫卯相连接,自然形成穿斗构造形式。 傣族民居为代表——特点 1、火塘 1)位于居室中央,是一个家庭的中心,有品茶聊天、家人聚集议事、烧火做饭的作用,下雨时可以烘烤衣物。 2)火塘的上方吊一吊架,里面放有肉类、鱼干等食物,经熏烤的食物味美,被熏黑的屋顶可以防止虫蛀。 2、底层架空 根据架空空间的高矮分为矮干阑和高干阑,不论高矮,最底层都是不住人的。 1)矮干阑一般有三层,上层楼阁较低,但可以作为卧室,底层较矮,只起架空防潮的作用。 2)高干阑一般2—4层。除傣族人所居的住宅为两层外,其他民族的住宅一般都高达四层,上面阁楼 可作为卧室或储藏室。底层较宽且高,一般用来栓养牲蓄或放置大型农具。有的还在下面设厕所。 3.分等级。只有村赛中的头人才能建瓦房,在建造形式上,普通人家的屋架只能用三榀,且不能用梁架形式,房屋中柱不能上下贯通,楼上楼下必须分为两根,柱子下面不能使用石头柱础,不能使用雕花窗户等等。 4)功能 A.上层分为堂屋、卧室、前廊、展四部分。 B.房子的入口有屋盖,入口前是开敞的木楼梯,楼梯上部有披檐,屋面用草或瓦铺垫,登敞梯而上就是前廊。四面没墙,仅上面的屋面遮凤避雨,是日间乘凉、进餐或做家务、纺织以及来客人时待客的地方。 C.堂屋是平时家人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接待客人的正式场所,也是厨房。无家具均席地而坐。客人不可以跨过火塘,也不可以高坐火塘旁。 D.卧室设在堂屋的一侧,长度与堂屋一致,并与堂屋并列,有一到两个门,门上一般不装门扇,以一挂门帘来遮挡视线。卧室最大的特点是室内为一通间,数代人同居一室,没有桌椅、床板等物,只是在地板上铺一层垫子,席地而睡。睡觉的位置按长幼次序排列,年轻人睡在外面,老人睡在里面。每个垫子上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