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年初级社会工作师实务真题及答案
2011年初级社会工作师实务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8岁的小玲在一次火灾中受厂伤,之后常因做噩梦而哭醒,对母亲格外依恋,小玲的母亲来社会工作站求助,但社会工作站中没有擅长儿童创伤辅导的工作者,对该社会工作站来说,最恰当的做法是( )。P6
A.鼓励小玲参加成长小组 B.安排志愿者陪伴小玲
C.让小玲参加社区活动 D.将小玲转介到其他服务机构
本题正确答案为:D
本题解析:【解析】在接触和初步面谈后,双方要决定下一步需要采取的步骤。决定有以下几种可能:①终结服务;②转介其他服务,让服务对象接受其他专业系统的服务;③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题中,社会工作机构中缺乏擅长儿童创伤辅导的工作人员,所以机构应将小玲转介到其他服务机构中。
2、当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达到预定目标,或者当服务对象认为已达到足够的改变而要求终止服务关系时,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可依据工作协议进入( )阶段。P39
A.计划 B.评估 C.研究 D.结案
本题正确答案为:D
本题解析:【解析】当与社会工作的协助已经成功地达到了预定目的,或者当服务对象认为已经达到足够的改变而要求终止工作关系,或者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能继续服务时,社会工作的过程就结束了。此时,就进入社会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即结案阶段。
3、张奶奶的儿子外出打工,儿媳与她常闹矛盾,前天又因管教孩子婆媳俩发生了冲突,儿媳一气之下回了娘家,张奶奶请社会工作者“管管儿媳”,为了有效帮助张奶奶一家,社会工作者请张爷爷和张奶奶详细讲述事情原委,还请邻居介绍张奶奶家的情况,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收集服务对象资料的方法是( )。P8
A.家访 B.咨询 C.问卷 D.询问
本题正确答案为:D
本题解析:【解析】直接向服务对象询问,通过面对面的会谈去收集资料,可以为决定介入干预的方法提供依据。除了向服务对象本人询问外,还可向与服务对象有关的系统查询。如从家庭成员、服务对象的工作单位与服务对象关系密切的同事及朋友那里获得有关服务对象的资料。题中,社会工作者请张奶奶和张爷爷讲述事情原委,还请邻居介绍张奶奶的情况。也就是说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本人以及与其有关的邻居询问情况,即通过询问的方式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
4、为了帮助大庆戒毒,社会工作者与大庆制定服务计划目标时,再次谈到了他目前的生活处境和问题,如:没有工作,家庭关系紧张,缺乏亲戚朋友的帮助等,社会工作者这样做是为了( )。P22
A.商讨对策 B.确定问题与需要 C.评估方案 D.研究问题与需要
您选择的答案为:空
本题正确答案为:B
本题解析:【解析】制定服务计划时需要前先设定目标,日标设定的程序主要包括:①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②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③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④目标陈述要明白易懂,重在促进服务对象成长;⑤目标要可测量、具有操作性和现实性;⑥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可行性性和可能的利弊;⑦确定目标并确定目标的先后次序。题中,社会工作者为了帮助大庆,再次谈到了他目前的生活处境等问题,这种做法是为了确定问题与需要。
5、儿童喜欢游戏,他们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快乐,学会与人相处,游戏主要满足了儿童的( )需要。P53
A.生存 B.自我保护 C.身心成长 D.生命安全
本题正确答案为:C
本题解析:【解析】儿童在游戏中获得身体的成长,并通过游戏学会与人相处,逐渐地认识了解社会。游戏主要满足了儿童的身心成长需要。
6、社会工作者小赵在外展服务中发现一名被父母遗弃的4岁残疾儿童,小赵把他送到儿童福利院。小赵提供的是( )服务。P61
A.支持性 B.保护性 C.补充性 D.替代性
本题正确答案为:D
本题解析:【解析】替代性服务是通过改变儿童生存环境的方法对儿童进行保护,如对极度危险家庭监护权的剥夺,流浪儿童的救助,孤儿弃儿的机构养育等。题中,小赵帮助这名4岁残疾儿童,将其救助到儿童福利院,提供的是替代性服务。
7、某县妇联在各村建立了留守儿童中心,为留守儿童提供多元服务,其中一项内容是帮助留守儿童每月与在外地打工的父母通话两次,加强他们之间的亲子联系。这项服务设计是依据儿童的( )心理特点。P52
A.发展性 B.依恋性 C.可塑性 D.模仿性
本题正确答案为:B
本题解析:【解析】儿童的依恋性体现为:儿童对其抚养者的依恋,不仅基于情感上的需要,同时也是生存需要的自然反应。题中,社会工作者让留守儿童与其父母通电话交流感情,满足了留守儿童对其抚养者依恋的需求。
8、小羽自幼跟爷爷、奶奶生活,备受宠爱,是个十分调皮和任性的孩子。上小学时,小羽才回到父母身边,和父母比较生疏,学习表现不佳,时常被父亲呵斥,小羽为此变得非常焦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时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8江苏考纲重点短语识记(一).doc
- 2008--2015年浙江高考真题之单选(教师版).doc
- 2009年12月四级真题要点.ppt
- 2009届高考时事政治模拟试题【选择题】.doc
- 2009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一) - 南昌市新才学校.doc
- 2009年潍坊市事业单位考试试题.docx
- 2009年武汉市四月调考英语试卷word.doc
- 2007高考物理广东卷.doc
- 2009年考试说明词汇表.ppt
- 2009年6月四级考试真题词汇.doc
- 2011年助理社工师实务真题详解.doc
- 2011届湖南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资料 模块一 Unit 2 Growing pains 成长的烦恼课件 牛津版.ppt
- 2011年社会工作实务真题(初级).doc
- 2011年至2015年江苏省13市中考作文试题.doc
- 2011年英语一轮复习资料-必修4 Unit1 Women of achievement.doc
- 2011年高三英语学科考前知识清理30天.doc
- 2011年高考一轮复习(新人教版英语)知识点梳理课件:选修6_Unit_3.ppt
- 2011年高考一轮复习(新人教版英语)知识点梳理课件:选修6 Unit 4.ppt
- 2011年高二语文课件:《陈情表》.ppt
- 2011年高考全国卷一(英语)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