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17张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2、字词预习情况 听读课文 了解课文 研读第二部分: 重点研读第二部分 (2-5自段), 你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呢? 本文主体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介绍核舟部分是:空间顺序 按照船舱、船头、船尾的顺序来介绍的。 说明顺序 本文题目有“记”字,是否意味着是记叙文?它与《桃花源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 从写作对象看,《桃花源记》记的是事,是记叙文;而《核舟记》记的是工艺品,是说明文。 从表达方式看, 《桃花源记》多用描写;而《核舟记》则多用说明。 微雕是微型雕刻的简称,是一种以刀代笔,以精小细微为特征的独具风格的艺术形式。雕刻时肉眼看不见, 凭感觉运刀,靠经验完成创作,因而人们又称之为“神刻意雕”,作品具有“微中藏世界,石上读华章”之妙趣。 微雕艺术越来越为人们热爱,越来越被艺术家、鉴赏家、收藏家重视,世界上正在形成一股微雕艺术热。 我国的微型雕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堪称一绝,据说如今已创下七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三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就在甲骨上刻下了让我们今天要用五倍放大镜才能识读的文字。到了唐代,能在一根象牙笔杆上雕刻铁马云雕的将士“行军图”。如今有人能在米粒大小的地方雕刻全部《红楼梦》,甚至能在头发丝上雕刻字画。 课文通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篇幅虽短,却顺序合理,层次井然,重心突出。这主要缘于作者对事物的认真观察与细心体会。在生活中,我们只要处处留心,认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抓住细节细致描绘,也一定能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 说明对象: 说明对象的特征: 体积上:小 构思上:巧 雕刻的人、物、字数量上:多 奇巧 研读第2-----5段,思考讨论: 核舟 阅读2——5段,分析下列问题 1、这几段文字是对核舟的具体说明,作者是怎样说明的?可分几个层次。 先说船的正面,再说船的背面。作者按从正面到背面、由主到次的顺序说明。 2、第二段怎样介绍核舟?有何作用? 先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船舱,重点介绍舱旁小窗和所刻的十六字文句。 突出“奇巧、灵怪”的特点。 这两句话分别出自苏轼的《后赤壁赋》和《赤壁赋》,写的是苏轼泛舟赤壁之所见、所感。将它们刻在小窗上,既能通过小窗启闭景象的分别说明,使读者体会王叔远刀法的精细又能暗示核舟的背景、主题,照应第一段的“大苏泛赤壁”,使读 者惊叹王叔远构思的奇巧。 雕刻者为什么在小窗上刻上“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最多的当然是东坡。作者除了交代了三人在船头的位置,而且还刻画了东坡的肖像——“峨冠而多髯”。之所以这样描写,一是因为苏东坡的主要游览者,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二是雕刻者的安排本身如此,说明者不能违背其初衷。 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最多的是谁?为什么? 船头仨人的神态有何不同?哪些描写突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 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 前二人是士大夫兼诗人、学者,受世俗礼法的束缚,显得拘谨,严肃;后者是僧人,不拘礼节,放浪形骸。 两“舟子”虽神情有异,右边的舟子突出他“右手攀右趾”的粗犷和“若啸呼状”的悠闲自在;左边的舟子突出“视端容寂”的平静神态。但两人的神情动作均表现了一种共同的氛围——愉悦、轻松、活泼自乐。再加上船楫的“横卧”,更加暗示出有楫同于无楫,有舟子等于没有舟子的一种放任自流的境界。 是为使船尾之境与船头 之情遥相呼应,实现对船首 氛围的烘托或者沟通,从而 突出“大苏泛赤壁”的“泛”。 这一段描写“舟子”的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为什么要这样写? 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要统计“核舟”上的物品、文字的数目? 使读者得出核舟容量大、所刻景物甚多的结论。再用“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与之对比,使人们更强烈地感到这个玲珑剔透、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有巧夺天工之妙。以此突出雕刻精湛的技艺,自然引出下句的赞叹语 句。与第一自然段相 照应,突出中心. 重点在第二段的第二层(第3节),这一层中,又以苏东坡为中心,因为这是核舟雕刻的主题所在,这说明,写文章一定要紧扣题目,围绕中心,突出重点。 本文重点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要以这个作为重点? 研读第三部分: 最后一段能去掉吗? 不能。结尾罗列了核舟中人和物的数量,突出了众多的人和物都雕刻在“曾不盈寸”的“修狭”的桃核上,再次强调了雕刻技艺的高超。 船头坐三人 中轩敞者 舟尾横卧一楫 其船背稍夷 正面 两边 背面 空间顺序 中间 写正面用了三段文字,写船背面为什么只用一小段文字呢? 这是为了突出“核舟”的主题,同时也表现作者主次分明的技巧。 作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