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真理的客观性 1、〖原理内容〗:真理是客观的,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只能有 一个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三、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方法论〗: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我们要正确对待错误,要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 三、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 (1)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客观事物又是复杂、多变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前进性和上升性,人们的认识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提示】 A、意识无论是能动地认识世界还是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都不是直接进行的,必须通过实践来实现。 B、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存在正确与否的问题: ?从认识界来看,意识既可能正确的反映客观存在,也可能错误的反映客观存在。 ?从改造世界来看,正确的意识对改造世界起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改造世界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原理: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或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物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改造世界)起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改造世界)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方法论: 要求我们重视精神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结论】 例(2015?全国II卷)39.(26分)阅诚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组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 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抗战精神对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作用。(10 分) A (1)意识是对事物的能动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分) 抗战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2分) 抗战精神及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斗志,增强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3分) 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国力弱,武器装备落后等困难,坚持持久抗战,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3分)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 1、是什么 ?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提示】 (1)原理依据: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2)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反对从主观出发,从主观出发有三种表现:从理论出发(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从经验出发(经验主义);从个人主观好恶出发。 (3)实事求是:实事——客观事物;求——认识;是——规律。实事求是一方面强调了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现和认识规律。 2、怎么办(具体要求) (1)含义 (2)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两“结合”、两“反对”: ①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②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一是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唯心主义) ④二是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方法论) 原理:世界的本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