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青年消费以“享乐为主” 社会广角 信用卡消费的先甜后苦 社会广角 3000元 “月光族” : 工资月月光, 不剩一分, 只许负债, 不可盈余。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 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呢?阅读P21—P22 甲一贯省吃俭用,两个孩子只让一个读书,就连过年过节给孩子买衣服也是精打细算,其银行存款确是早已达到了一个不小的数目;邻居乙则与之相反,虽然每月都要肩负偿还银行贷款利息的压力,但仍然吃饭讲究鲜的贵的,穿衣讲究高档名牌,过节假日,亲朋相聚,狂吃暴饮,成了名副其实的“月光族”。 问题:你如何看待甲乙两种不同的消费方式?贷款消费是不是超前消费?该买也不买是适度消费吗? 贷款消费是不是超前消费? 贷款消费:当前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 适度消费:在自己经济能力可承受的范围内。 适度消费与贷款消费是不矛盾的。贷款消费不是超前消费。 该买也不买是适度消费吗? 该买不买是过于紧缩消费,使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利于推动社会发展,不是适度消费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 1.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当前收入+未来收入 (1)要求: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不滞后消费) (不超前消费) 调查: 你是否有过跟风随大流,别人买了自己也跟着买。但这些商品多是凭一时冲动而购买的,东西买回后,却发现并不是自己所需要的,因而闲置一旁的情况? 重物质消费,轻文化消费 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避免盲从 理性消费 (2)“三个避免” 跟风随大流 — 要有主见 情绪化消费 — 理智消费 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 —身心协调发展 (1) 要求:坚持从个人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反对盲目从众和相互攀比的心理,做到理性消费 超级小烟民 超级烟民 3.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5R”消费 社会广角 保护环境 绿色消费 (3)内容——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 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 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 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 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uce ●绿色消费: (1)主旨—— (2)核心—— 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 可持续性消费 5R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广州某大学一学生,我们暂且叫他小A。自入学后,小A羡慕同学花钱潇洒大方,惊叹同学的名牌服装,和个别不自律的学生混在一起,陷入酒吧等不能自拔。他对同学说自己的爸爸是大款,而他花钱比大款的儿子还要潇洒。他看到很多同学花很多钱给别人过生日,为显示自己“大款儿子”的派头,他也买重礼为同学过生日。 看到时髦特别的服装,也不管自己需不需要,他必定买来穿上。他看到哪个同学身上穿上名牌,便必定要买而且要超过别人。在有些同学羡慕的眼光中,小A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在短短的大学四年中,他挥霍了6万余元(这些钱都是他编造各种“正当”理由从父母手中骗来的)。然而,6万余元换来的是他的功课有4门不及格而不能毕业,校方向其父母通报了情况。令学校领导和老师震惊的是他的父母并不是大款,而是贫困山区的普通农民,那6万余元中绝大部分钱都是父母靠不间断的卖血换来的…… 这种扭曲的消费行为背后,你认为是什么在作怪? 从众心理 求异心理 攀比心理 消费心理的表现 特 点 评 价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仿效性 重复性 盲目性 标新立异 夸耀性 盲目性 符合实际 讲究实惠 有弊: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 有利: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 有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可 态度: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有利: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有利 态度:大力提倡 有利有弊: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反之,则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个人的生活 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跟风从众炒股已成“风潮” 社会广角 社会广角 我们也要“金猪宝宝” 你有没有跟风过? 从众消费过吗? 一、消费心理面面观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盲目从众不可取 小学生也开始跟风消费。9种不良消费习惯开始左右未成年人正常消费心理成长。 特点: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流行性。 利: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 弊: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的良性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社会广角 外国的一定好吗? 你觉得这样的着装好看吗? 求异心理引发的 消费 2.求异心理 引发的消费 过分标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