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2016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纲要 《地理2》城市与城市化 1.在地图和示意图上识别城市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A) (1)土地利用方式: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 用地等。 (2)城市基本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某些大城市因功能复杂,可能出现行政区、文化区等) 2.结合实例,说明城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及功能分区的分布特点(B) (1)住宅区:城市中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占据城市空间的 40~60%。出现了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分化。 (2)商业区: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在有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的市中心,还会形成中心商务区(CBD) 。 (3)工业区:位于城市外围,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市区的工厂企业纷纷向外搬迁。 读“某城市空间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城市的甲地区最适合布局的功能区是( ) A.高级住宅区 B.工业区 C.卫生防护带 D.商业区 2.甲、乙、丙三地区地租水平由高到低的排序时( ) A.甲>乙>丙 B. 乙>甲>丙 C. 甲>丙>乙 D. 丙>甲>乙 3.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C)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的便捷程度。 除经济因素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还受到社会、历史、行政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中,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下图中: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强,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例(2013-安徽)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假设土地的用途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决定。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OA所属的功能区是( )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教区 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 A.历史因素 B.经济因素 C.行政因素 D.知名度 例题: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商业支付地租能力的曲线是( ) A. a B.b C. c 2.图中AB区间哪种功能区支付地租能力最高( )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3.下列地理事物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A.欧洲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 B.美国大城市中心——一少见现代化的高楼大厦 C.中国古代都城——以皇宫为中心 D.欧美城市一一教堂位于风景优美的郊区 4.了解城市的等级划分(A) 划分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我国的划分: 特大城市(100万以上) 大城市(50~100万) 中等城市(20~50万) 小城市(10~20万) 例:(2010-安徽)安徽省的城市有三类:①省会②地级市③县、县级市,其数目多少关系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5.结合实例,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B) 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级别低,服务范围比较小; 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级别高,服务范围比较大。 例:读“甲、乙、丙三个城市的服务范围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三个城市等级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丙、甲、乙 2.图中城市服务功能差异明显,其中( ) 三个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的是乙 图中与甲提供服务功能相同的城市最多 C.甲、乙、丙三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排斥 D.未来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有加速扩大的趋势 6.了解城市化的含义(A) 城市化表现/标志(3个): 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最重要指标); ②乡村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③乡村人口迁往城市,城市人口增多。 注意:如果是一个城市群(如珠三角、长三角),城市化的标志还要加上 ④城市数量增多,等级提高。 7.运用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主要特点(B) 城市化分为初期、中期(加速)、后期(成熟)阶段。 初期:低水平,慢增长,城市功能分区不明显; 中期:水平较高,速度快,郊区城市化,出现城市化问题(目前发展中国家多处于此阶段); 后期:高水平(大于 70%) ,慢增长,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目前发达国家多处于此阶段)。 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