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27讲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要点一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作用 [学会读史] [探究思考] [拓展应用] ?史论形成 要点二 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及评价 史料二 关于斯大林经济模式的漫画、图表 [学会读史] [探究思考] [拓展应用] ?史论形成 要点三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 史料二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大国崛起》解说词史料一 1921年3月布尔什维克第四次代表大会通过新经济政策。政策主要提到七点:国有工业仍为国民经济之基础;小工业及手工业应得到充分发展;可以自由出卖其制成品及承受定购;苏维埃全力支持人民之日常需要品的生产;自由贸3.现代化史观:斯大林模式开创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为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途径。4.社会史观:新经济政策注重农民生活的改善斯大林时期的农业集体化牺牲农民利益忽视了民生。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1921年列宁《论粮食税》史料二 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包括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步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根据史料二概括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前提并指出“后退一步”和“前进两步”的含义。答案:前提: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后退一步: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2)史料二信息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将重点放在重3)史料三信息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突破经济领域转向政治改革但是政治改革走上了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道路。(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料一中这一特殊粮食制度的两种译法反映出的主要差别并说明该制度对苏俄的影响。答案:差别:粮食征集史料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济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史料三 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氏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1)史料一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表明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第二、三句话说明赫鲁晓夫注重农业改革盲目扩大玉米种植说明赫鲁晓夫行事鲁莽改革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1)史料一第一段要点一表明新经济政策是在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施的;要点三至七反映了市场、货币、资本主义在变革中发挥作用。史料一第二段表明新经济政策放弃了直接过渡的方式。(2)史料二第一、二句话表明新经济政策促使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三句话表明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经济这种做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史料 (2016·河南省豫东十校联考节选)1953年起赫鲁晓夫开始对义务交售制进行变革提高收购价格减少收购量年完全取消义务交售制。1955年起国家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195l~1955年间粮食的年平均产量3 850万吨~1965年间年平均产量达到1.303亿吨增长近50%。
史料三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丘吉尔史料四 一个让人深思的现象:30年代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计划”成了最时髦的词。 (1)由史料一第一句可知集体农庄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由史料一第二句可知集体农庄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由史料一第三、四、五句可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停滞不前据此归纳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问题”的关系。(1)依据史料一、二和所学分析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答案:手段“新”利用资本主义和市场促进生产力发展;过渡方式“新”间接过渡;所有制形式“新”坚持公有制主导的前提下允许私有制存在。(2)依据史料二分析新经济政策有什么作用?答案:促使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苏维埃政权的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创新发展。史料二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斯大林提出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但斯大林认为由于具有较高思想觉悟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会尽其所能地劳动所以社会就应该淡化劳动者之间劳动成果的不同不需要严格按照按劳分配原则分配消费品以保证社会主义的平等。所以这一原则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就演变成了平——摘编自《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分配制度及教训》史料一 1919年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决定实行一种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版高考英语一轮复习Unit3Lifeinthefuture考点突破.ppt
- 2017版高考英语一轮复习专题八文章段落的写作.ppt
- 2017版高考英语一轮总复习专题3形容词和副词.ppt
- 2017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总结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
- 2017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4部分高考作文梯级学案专题一基础等级突破2立意高远的四种技巧.ppt
- 2017病句修改全攻略.ppt
- 2017病句之表意不明.ppt
- 2017初级会计实务(第3章):所有者权益.ppt
- 2017初中物理第一轮复习第二章声现象.ppt
- 2017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ppt
-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51讲中外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科学家.ppt
-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四社会主义的兴起和现代中国的政治第1讲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ppt
- 2017高考历史总复习选修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12讲历史人物评价规律认知.ppt
- 2017高考励志篇.ppt
- 2017高考人物传记.ppt
- 2017高考如何读懂诗歌(专题复习).ppt
- 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实验与探究专题25实验与探究考点2物质鉴定提取类实验.ppt
- 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专题1细胞的分子组成考点4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和观察.ppt
- 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细胞的结构、物质的输入与输出热点专题突破系列(一)生物膜系统及其囊泡运输.ppt
- 2017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2讲.ppt
最近下载
- 20171017_宁波新世界明楼项目汇报文件.pptx VIP
- (人教PEP版2024)英语五年级上册 Unit2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VIP
- 劳务合同模板2025.docx VIP
- 高性能探针卡生产线项目规划设计方案.docx
- 2024年秋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大单元整体设计 教学课件.pptx VIP
- 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的实践探索与优化路径——以晋南S村为例.pdf
- 《道路运输管理实务》第2版综合测试题.docx VIP
-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ppt VIP
- 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pdf VIP
- 《铁路线路养护与维修》课件全套 模块1、2 基础知识;普速铁路线路工务作业.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