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长江大学救人群体精神倡议书 在此,我们谨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 一、向“10.24”英雄群体学习,学习他们青春涌动、风华正茂的蓬勃朝气,学习他们相互协作、甘当人梯的团队精神。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朝阳。年轻的我们要懂得互帮互助,时刻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身体力行集体主义精神。 二、学习他们不怕牺牲、见义勇为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无私奉献、不图名利的崇高境界。让我们积极支持见义勇为事业,关爱见义勇为英雄,努力营造弘扬社会正气、倡导见义勇为的社会新风尚。 三、切实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励志为创建学习型社会,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为促进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四、从自身出发,从点滴做起,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和思想境界。要把刻苦学习作为成材的基础,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要立志做一个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在服务人民,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就自己的事业。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吧! 2008级连锁经营管理 2009年11月16号 * 长江大学救人精神 主题班会 2008级 连锁经营管理 方招 19岁 湖北罗田县人,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一学生。 何东旭 19岁 湖北枝江市人,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大一学生。 陈及时 19岁 湖北通山县人,长江大学城建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大一学生。 湖北省政府11月10日追认荆州“10·24”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牺牲的长江大学学生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为革命烈士。 见义勇为不过时 救人没有值不值 “生命至上原则”近些年时常被人提及,即使“值不值得”不是一个伪问题,但在面对三个英勇献身的生命和三个残缺的家庭时,我们还是少些这方面的争论,多些触手可及的关爱与温暖… 被救的是少年,更是社会道德 见义勇为的大学生和许多其他为了他人献出自己生命的勇士,就是一群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唯金钱利益论社会中的人性与社会道德价值的忠实捍卫者… 反思:让奇迹多一点,悲剧少一点 灾难与危险总是会令人猝不及防地降临,但公共安全监管再严密也不可能覆盖每一个人的每一个时空节点。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自救能力可能是惟一能够使个人免于沉没的那根稻草… 同学们: 10月24日,面对落水呼救的孩童,长江大学10多名大一学生不顾自身安危,跳入水中救人。最终,两名孩子得救,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英勇的大学生,献出了年仅19岁的生命。教育部日前决定授予长江大学徐彬程等15名同学“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追授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同学“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 当代大学生,在中华文化的薰陶下,能够坚持义的情操,为动荡的社会保存一份元气,不管是在忧患时期还是在和平年代,这种尚“义”的情操,使到中华民族的生命力永远不衰。虽然有人说“90后”比“80后”更是“崩溃的一代”,但从去年奥运火炬海外传递到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再到今天的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90后”表现出来的坚忍、自强、互助的精神,并不比以往任何一代逊色。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