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重力观测 - 中国地震信息网.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卫星重力观测 - 中国地震信息网

地震监测——人类认识地震奥秘的金钥匙 DIZHENJIANCE—RENLEIRENSHIDIZHENDEJINYAOSHI 间,中国开始卫星预报地震的研究和应用,并取得初步成果,不过整体来说在地 震监测方面的卫星建设仍显缓慢。 中国地震电磁探测试验卫星将用于获取全球电磁场、等离子体和高能粒子的 观测数据,识别大地震发生前相关的电磁、电离层和高能粒子异常,探索大地震 短期预报的方法。 从中国防震减灾事业的需要出发,考虑到国内外电磁卫星发展现状,中国第 一颗地震电磁卫星定位在对地震预测领域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学试验卫星,其科 学目标主要是:识别和提取与大震孕育发生过程有关的地震电磁、电离层、高能 粒子地震前兆信息,配合地面观测台网资料,在地震短临预测实践中进行试验应 用与检验,探索大震短临预测新途径和预警新方法,增强短临预测能力;获取中 国乃至全球电磁场、电离层、高能粒子数据;研究与地震孕育发生相关联的电磁 场和地震电离层变化,探索其规律与机理;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国际合作提 供数据共享服务;检验卫星电磁探测技术的效能与可靠性,为发展天地一体化地 震监测系统和业务化运行提供基础。发射地震电磁卫星,建立天地一体化的监测 体系,将促进地震电磁科学研究和地震预测领域的发展。通过卫星对地观测,有 效地配合地面观测资料,实现中国及邻区大范围、连续的地震电磁信息时、空、 强动态监测,全方位获取大震前孕震立体环境(空间环境、震源及区域应力场、 地体环境等)异常变化信息,获取电磁场、电离层、空间电磁环境等多种物理场 相互联系和验证的随时间演化的动态图像和数据;在总结国内外震例基础上,提 取中国及邻区乃至全球大震临震前兆信息和判据;加强地空结合的电磁前兆异常 特征与地震短临预测模式与新方法研究,以提高地震预测的科学水平;推进地球 系统科学研究;探索空间环境预报。 三、卫星重力观测 1.卫星重力测量概述 卫星重力测量指利用人造卫星测量地球的重力场,与传统的重力测量不同, 重力测量并不是把重力仪安放在人造卫星上,因为在高速运转的人造卫星内,物 体是失重的,任何重力仪放在里边都无法工作。假定地球是一个理想的内部密度 均匀的对称球体,那么它的重力场就可用一个点质量周围的重力场来代替。作为 160 地震9.28.indd 160 12-10-10 上午9:48 飞天探地 FEITIANTANDI 一个围绕点质量旋转的小质点(如人造卫星)的轨道可用开普勒定律来描述,即 在固定平面上,方向和大小都是固定的椭圆。在这个椭圆轨道上,人造卫星所受 到的地球引力和卫星运动的角速度是相互平衡的。实际上地球并不是一个理想的 内部密度均匀的球体,而是一个从地壳到地幔、地核都有密度差异的近似旋转椭 球体。因此,球体外部空间的重力场不能用点质量的引力来代替,这就使人造卫 星的运行轨道在受到地球重力场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产生扰动,其运动轨道为摄 动轨道,摄动轨道与正常轨道之差称为摄动量。人造卫星运行轨道可利用轨道6 要素通过卫星监控站精确地测量出来。地球外部任一点的重力位满足拉普拉斯方 程,把它放在球坐标系中进行球谐分析,就可发现地球重力位公式中的球谐系数 和卫星轨道要素有关。卫星重力学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根据消除其他因素影响后的 轨道摄动来确定地球引力场的球谐系数,进而推算出地球外部空间的重力场。并 可由之推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